第93章(第3/4页)

当时不少人都落井下石,把价压得极低。

隐约好像有一点点印象。太夫人故作深沉地点了点头:“对,就是这样。你拿去玩吧。”

说完又埋头找了起来,没一会儿就又翻到了一张,祝嬷嬷笑道:“是东大街上的茶寮。”

“给骄骄。”

给顾知灼的是酒楼,太夫人就特意去找茶馆,食寮之类的产业,给了其他几个孙女。太夫人满意了,又低头去翻京畿的庄子地契。

在拿起一张山庄的契纸的时候,她愣了一瞬,这个山庄连带着一眼温泉,从前她是打算留作给季南珂添妆,如今,算了吧。

“祖母,您在青州有多少良田?”

“你想要青州的?青州太远了,给你们挑京郊的,还能过去跑跑马,晚了住下也方便。”

“快说嘛。”

太夫人去看祝嬷嬷,祝嬷嬷忙笑道:“咱们家的良田大多在翼州和雍州。青州那儿大概也就百来顷。”

“祖母,六七月是夏收吧。”

回答的依然是祝嬷嬷:“是的。”

“祝嬷嬷,你传个话,今年夏收的粮食全都留着,不要卖了,先运到徐州。让咱们在青州的管事们,下人们,在七月内尽数离开,带着粮食一起在徐州待命。”

太夫人不解:“千机营没粮草?灿灿是不是和那个姓龚的闹得不痛快。祖母这儿还有银子。”

“不是。青州八月会有地动。”

“你要囤粮倒卖?”太夫人不赞同地惊呼。

祖母的关注点永远超乎她的意料。不是应该先问她为什么会知道青州有地动呢?怎么就能直接转到倒卖上?

太夫人劝她:“这样不好,咱们不能赚亏心银子。你要是银子不够用,卖几个庄子就有了。”

“不倒卖!”

再不一口气解释清楚,顾知灼快要成变卖家产的不孝子了。

“粮食留着,到时说不得能救下不少人的性命。”

大启国库空虚的厉害,上一世,真正死在地动时的也就万余人,更多的是饿死的,动乱被打杀的,时疫病死的,零零总总加起来,足足死了数十万人。

镇国公府大张旗鼓的买粮囤粮,太犯忌讳,若在有心人的眼里,只会觉得镇国公府不安好心在招兵买马,但若只是把新收的夏粮暂时囤起来,就不致于招人眼。

不是倒卖就行。太夫人对祝嬷嬷说道:“你去和卫大管事说,有什么不明白的,让卫大管事自个儿来问大姑娘。其他州的夏粮要是都收了的话,也先留着,给大姑娘用。”

祝嬷嬷连连应是。

卫大管事负责打理太夫人嫁妆中的庄子良田。

“来来,再挑挑,你们要山庄,还是要江南园林?”

太夫人豪气地把契纸一摊,让她们自个儿来挑,

“园林!”

阿蛮高举双手,轻脆地说道。

“有鸟。阿蛮,喜欢!”

“好好好。”太夫人乐呵地说道,“园林就给小阿蛮。”

“太夫人。”

徐氏身边的大丫鬟得了通传后,掀帘走了进来,屈膝道,“二夫人说,京兆府明天开堂。”

顾知骄眼帘垂眸,放在身侧的拳头紧攥了起来。

因着顾白白盯得紧,京兆府在收押了人后,很快就开堂了,已经审过两回,这是第三回,这回过后,就会直接定罪。

太夫人拿着契纸的手指略略一松,契纸从她的指尖落下。

“该!”

她问道:“骄骄,你就不要去了。”她怕她难过。

顾知骄温言道:“祖母,我想去。”

前两次的开堂她都没有去,但是,最后的定罪,顾知骄想去。她说想去,太夫人也没拦,徐氏更现在事事都顺着她,立刻就答应了。

她们不需要上堂,因而到的并不早。

还站在公堂外,顾知骄就听到里头一声声的叫骂,是徐太太的叫嚣声:“我没罪!”

“我又没把人卖了,好好的当闺女养大了,好吃好吃的供着,还给她寻门好亲事。

“我们自家过继个亲戚家的孩子,这怎么能是略卖。”

关在牢里这些,徐太太又慌又怕,一上堂就拼命为自己辩解。

顾知骄的眼中各种情绪交杂着,死死地盯着徐太太的背影,灿烂的暑日阳光也没有给她带去一丝暖意。就算已经认祖归宗,可一想到是自己被偷走,过了这十三年不该属于她的生活,顾知骄心里的怨气就难以磨灭。

这种怨气还不断地放大,哪怕和姐姐妹妹们在一起,哪怕家里的人都宠她爱她,她的心也暖和不起来,仿佛隔了一道无形屏障,让她不愿意付出真心。

顾知骄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天怨恨不休,不识善意的人。

她讨厌这样的自己。

她想来,为过去的十三年做一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