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二斤盐的暴动(第3/3页)

谢让娓娓道来,仔细解释一番,说完侧头看看叶云岫。

叶云岫淡声道:“简单说,能打的去打仗,不能打的就不要上前线,留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

谢让一笑,他们家寨主当真是言简意赅。

他笑道:“精简到总务部的兵员,待遇跟各营一样,按我们山寨的标准,除了伙食、衣物被服之外,每月都是三百文津贴,不过各营的将士可能会有战功奖励,担任将领津贴也更高,这一点总务处可能没什么机会。对于那些老兵,我与寨主在此承诺,等过几年局势好些,我们山寨稳定下来,自会放他们退伍归家,只要山寨有这个能力,也都会发给路费盘缠。”

田武听到这里长舒了一口气,连忙抱拳说道:“属下代那些老兵,谢大当家和寨主大恩。”

“你熟知军中情况,此事就你和马统领负责。”叶云岫道。

谢让颔首微笑:“那就请田校尉和马统领多辛苦一些,你们两个携手合作,我给你们十日时间,把两边名册报上来。”

马贺、田武躬身抱拳:“是。”

解决完一桩大事,谢让和叶云岫相视一笑。

此前两人商量的时候,对于老弱病残裁撤到后勤,两人意见完全一致,必须保持战斗部队的战力和反应速度。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从军打仗是个残酷的事情,两个月下来也足以证明有些人不能胜任。

对于裁撤掉这部分人的待遇,两人也是斟酌之后,决定跟各营一样,不要再分个高低了。

养兵不易,养兵花钱,好在他们山寨还能有进项,不光有私盐生意,山寨开荒种田能解决一部分粮食蔬菜,往后整个陵州府城和三县的赋税也都归他们收取。兵不贪多,养个几万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紧接着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关时局,景王向全天下发了檄文,讨伐翼王,并号召各路诸侯齐心协力,共讨翼王逆贼,匡扶正统,维护大梁江山社稷。

当然,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没人当真,简而言之,景王公开正式地加入群雄逐鹿的行列了。

不过翼王发了檄文之后,河南道庆王随即做出响应,也发了檄文,声称要跟景王一起讨伐逆贼翼王。

这两位藩王明面上遵纪守法,私底下司马昭之心,尤其景王在淮南道经营多年,手握重兵,无非是看着朝廷和翼王僵持消耗得差不多了,几经造势,该他粉墨登场,可以一争天下了。

陵州南有景王,北有翼王,玉峰寨这是陷入了两面夹击啊。

于是叶云岫随即决定,秋收后招兵买马,扩张队伍。

天可怜见,她一个末世生存下来的小女子,她需要安全感,谁也不能威胁到她。

再有一件大事没那么大的影响力,就只是他们陵州的大事,固川县百姓暴动起义了。

陵州府下辖四县,柳河原本就是他们的,陵阳、茂山先后归顺,就只剩下一个固川县了。

之前许多人以为,玉峰寨收了陵州府和陵阳、茂山两县,不日应当就会进攻固川县了。可他们两个哪有这想法。陵阳、茂山都是自己来归顺的,而他们进驻陵州府,还不是被翼王的三万大军催的,不抢不行啊。

可以说翼王的大军要是不来,陵州府如今大概也不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叶云岫和谢让眼下忙到飞起,刚刚入手了陵州府城和陵阳、茂山,这么大一摊子,总得容他们一步步梳理管理,加上三万降兵他们吞了也得消化掉,根本没有工夫搭理这个固川县。

再说叶云岫的性情,她眼下只想变强,有足够的力量,谁也别想欺负他们,但是对于抢地盘她没有什么瘾。没有足够的力量,地盘大有什么用,地盘再大你也守不住。

但是固川县的老百姓信啊,两个月下来,固川县的老百姓整日眼巴巴等着玉峰寨来攻打他们。只要玉峰寨把他们固川也收入麾下,他们就可以减免徭役赋税、吃四十文钱一斤的盐了。

实在是一百六十文钱一斤的盐太贵了。

这阵子但凡玉峰寨的地盘,盐全部卖的四十文一斤,但是为了避免私贩他们限购,每人限购两斤,这阵子常有固川县的百姓成群结队,跑到邻近的茂山县来买盐。接壤的村镇还好,居然都有步行几十上百里路,跑到茂山、陵州来买盐的。

可是让固川的老百姓失望了,玉峰寨迟迟不来攻打,固川的县太爷又是个顽固派,也不肯学学人家陵阳、茂山。

所以这一日叶云岫和谢让忽然收到消息,固川县发生暴动起义,几千名老百姓冲进县衙,绑了县令,正在浩浩荡荡往陵州而来,要把狗县令送到陵州城来投靠玉峰寨。

就为了吃上四十文一斤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