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案
各大中小学校开学后, 沈青叶的工作也稳定了下来。
近来队里没什么案子,他们倒是落了个清闲。只是长时间闲着也没什么意思,老老实实坐了一个星期的办公室后, 沈青叶实在坐不住了, 就又去翻着以前遗留的
一些悬案。
周启明闻言, 还忍不住笑道:“说起来, 自从青叶来了之后, 咱们队里的悬案率是大大降低了啊。”
不止是他们组,有时候一组二组那边也会来“借”沈青叶用用, 回回出马,必然有所收获,惹得脾气一向不怎么好的杨队跟马队都对沈青叶青睐有加,态度温和。周启明偶尔看着,都是啧啧称奇。
但人家也确实是真有本事,旁的不说, 就说从她来了之后,他们组没有再添过的悬案, 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连他们对沈青叶的称呼, 都从最开始的小沈变成了青叶。彰显亲近的同时, 也何尝不是对她能力的一种认可?
沈青叶笑, 却并未妄自菲薄,而是态度自然大方地接受了周启明的夸赞。
不论如何, 只有自己先看得起自己, 别人才能看得起你。
对于这一点,沈青叶一向心知肚明,也做得很好。
近半年几乎没有积压什么悬案 ,沈青叶便顺着时间往上翻, 最后翻到了一个颇为诡异的案子。
这个案子是去年春节时期发生的,原是寿山县上河村的村民丁大用过年回家祭祖,却意外发现爷爷的坟有些奇怪,坟上覆盖的泥土,竟与周围的泥土不甚相称。再一细摸茔墓,那土壤竟完全不复坚硬,反而有些蓬松。
——要知道,他爷爷可是已经入土十几年了,这么多年里,族中亲人可是完全没有动过这处茔墓的。再者,他一家这些年都在外面打工,寻常根本不会来。就连清明,都是族亲代为扫墓的。
那寻常扫墓,也就是在坟前烧些东西,谁会去动坟墓本身呢?
族中亲友一开始还以为是哪家调皮的小子动了坟墓,在家里连打带吓,愣是没人承认。丁大用就觉得不对了,涉及到死者和祖宗的事儿,国人总是怀着几分忌惮。他越看那坟墓越觉得不对,最后硬是咬着牙,顶着大家不赞同的态度,把坟给挖了开来。
然后,在那坟堆里,发现了一具成年男性的尸体。
这可是大事儿,当时整个村里都被惊动了,立刻就报了警。当地警方层层上报,案件就转到了市局手中,由马队他们负责。
马队接了案子后,立刻就去村里调查。但是村民们硬着头皮都去认了认,却没人知道死者是谁。甚至这个村里,近期也没什么失踪的人物。
马队觉得不对,又扩大了搜查范围,最后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得知在离上河村五六公里的榕树村里,近期有个失踪的个人。
失踪的人叫邓海龙,三十二岁,失踪的时间在案发半个月前。就当地村民说,邓海龙平日里惯来游手好闲,一把年纪了也没个正经工作,时常偷鸡摸狗,不是动了这家的鸡,就是摸了那家的鱼。偏偏邓家在那个村里还是个大家族,邓海龙父亲也还算有些名望,再加上他回回涉案的数额也不算多,大家也就忍了。
邓海龙父亲报案的时候邓海龙已经失踪五六天了。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那不争气的死小子又去外面干些坑蒙拐卖的事儿去了,心里虽然气,但也没在意。但一连五六天没见着人影,这在以前也是极为少有的。邓海龙的母亲难免担心起来,就到平时跟他一起混的几户人家里面去找。可连着找了两天,谁都说没见过邓海龙。
邓家这次算是真的慌了,忙报了警。警方帮忙找过一段时间后,也是没有发现什么发现,就怀疑他是不是自己走了,离开了本地。毕竟也是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要去哪儿,谁也拦不住。
邓家自然不愿意相信,可无奈没什么别的线索,警方又工作繁忙,不可能一直浪费警力去找一个成年的男人,便将这件事暂且搁置。直到下河村发现了尸体,法医检查分析后判断死者为男性,大约三十来岁,死亡时间在6-8天左右。
这么一对比,派出所就想起了之前邓海龙的事儿,发现样样都能对的上,就找了等家人过来认人。
邓母来了之后,看到尸体的第一眼就昏了过去,邓父也是摇摇欲坠,整个人瞬间苍老了下来。
如此,已经能证明,死者就是邓海龙无误了。
可问题又来了。榕树村离上河村五六公里,邓家跟上河村平时也没什么往来,邓海龙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马队他们审问了跟邓海龙玩得好的那些人,才知道原来他们在自家村里不好下手,就经常去周围临近的一些村子小偷小摸。上河村也在他们之前的规划之内,不过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动手,倒没想到,邓海龙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