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阿父若是听到这些,心怕是都要碎了。(第4/4页)

其实幽州的位置很特殊,这里是连接北方与中原的交通要道。

如果这里失守,北方铁骑一路南下,整个中原无险可守,最后只能退守长江。

想到此,卫青眸光暗含欣慰,太子能有如此眼界和魄力,是他们卫家的福气,也是天下的幸事。

“还请舅父支持我!”刘据躬身长拜。

“太子!”卫青连忙托住他,“太子折煞臣了,臣现在这样子,做不了主。”

“舅父这身伤病是为大汉得的,舅父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好好养身体,这样才能看到幽州的未来,大汉的未来。”刘据言辞恳切,双眸满是请求和心疼。

“太子……”卫青叹气,示意他坐下,“你今日的想法可曾告诉臣以外的其他人?”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陛下。

“……有。”说到此,刘据眸光游移,“与阿姊说了!去接阿月、阿轩的时候。”

“阿瑶!”卫青眸光一怔,上下打量他,没看出他的身上有什么狼藉或者伤口。

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阿瑶她怎么说?”他眉心微拢,心头有了不好的预感。

刘据一听,直起身躯,声音有些发紧,“阿姊她支持我的决定,将来要与我一同打理幽州!”

卫青:!

他再次观察坐在对面的刘据。

无论是他之前的了解,还是刘据现今的样子,太子都不像舌灿莲花的人。

他到底说了什么,让阿瑶支持他。

见他半信半疑,刘据抬手发誓,“我绝无虚言!”

其实他也纳闷,为什么阿姊后面那么好说话。

卫青皱眉沉思,看来要与阿瑶聊一下,听听她的想法。

“太子,此事阿瑶与我都做不了主,你要与陛下说,陛下若是决定了,我等也拦不了。”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去病!皇后!”

刘据:……

他知道这些。

说实话,他也是拿不准阿父答不答应。

至于霍去病那边,只要舅父应下了,他那边也同意。

母后的话,若是阿父的旨意,她也不会反对。

(刘瑶白眼:说的好像谁能违背似的。)

……

三日后,刘据上了奏疏。

刘彻看完后,面色黑沉,当即就将刘据宣进宫。

刘据接到旨意后,派人给刘瑶传了信。

这样如果自己被刘彻收拾,刘瑶还能去救他。

刘瑶收到信。

刘据前脚去了未央宫,她后脚就带着阿月、阿轩进宫。

说实话,她摸不准阿父会不会允许刘据去幽州。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个极端……

要么,刘彻老怀安慰,与刘据抱头痛哭,答应刘据的请求,成就一番帝王父子佳话。

要么,刘彻怒火攻心,痛打刘据,坚决反对他前往幽州。

前面一种情况,不用她救。

后面一种情况可能殃及池鱼,她现在已经是大人,可能被余波冲击,阿月、阿轩这种孙辈有身份、年龄免伤buff,最后可能要靠他们救命,去哄刘彻。

……

宣室殿内,刘据直直地跪在场中,眼眶微红,诉说自己推行“摊丁入亩”时,看到刘彻治国的不易,愧疚自己身为太子,安居长安,被刘彻护佑,享受万民供奉,着实让他愧疚……

总之策略是,先将刘彻夸一顿,然后再自贬,顺便再诉几声委屈……

刘彻被儿子这些话说的心中酸涩不已,心神颤动,看着长身玉立的太子,眼眶微红,有种吾家太子已长成的成就感。

过往他总是遗憾太子被教养的太良善,现在看来,内里还是有锋芒的。

此次,那些老臣算是看走了眼。

他的太子可不会任由他们摆布。

……

等刘瑶左手牵着阿月,右手牵着阿轩蹑手蹑脚地摸到宣室殿时,探头就见刘彻、刘据都背对着他们。

至于殿内的氛围,没有刘瑶设想中的压抑,因为她居然看到莫雨也红了眼。

难不成不用她劝了。

刘彻见她带着两个小的进来,扬了扬眉梢,“阿瑶,身为长公主,你鬼鬼祟祟的,若是教坏了阿月、阿轩怎么办?”

刘瑶见状,大摇大摆出来,走到刘据身边,见他红着眼,又看了看刘彻,发现他眼角似乎也有水光,不动声色地冲刘据眨了一下眼。

干得不错啊!

刘据:……

刘彻瞥到他们的小动作,沉声咳了一声。

刘瑶立马讨好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