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儿臣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第3/5页)

刘彻气塞,他身为皇帝,居然连自己的钱都不能用。

为此,他专门让人将刘据叫过来,中心思想就一个“刘瑶不孝顺”。

刘据恭敬地听着刘彻唠叨,并且适时地给他端茶递水,省的他口干。

刘彻吐槽完,看着跪坐在对面,神情乖巧的刘据,“太子,你给朕出个主意,如何让阿瑶答应修建宫室,若是她答应了,朕有赏!”

刘据眸光微闪,“儿臣回去与阿姊说说,答不答应,儿臣拿不准!”

等他去寻了刘瑶,又迎面遭遇了一波吐槽。

刘瑶表示,刘彻简直是趁机添乱,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花钱的地方一大堆,塞外边城的建设需要钱,边市的开放、 还有安抚鲜卑、乌桓等族也需要钱,长安的扩建还在进行中……

方方面面都要花钱,之前为了支援他打仗、维持国家运转,百姓赋税沉重、徭役不断,现在也是时候回馈百姓了。

就算要折腾,也要等到这些都忙完再说。

还顺便抓了刘据当壮丁,让他帮忙算账,也算是了解民生。

刘据都这样了,他身边的侍读就更不用说了,有一个算一个,但凡能识字的,都有事做。

刘彻:……

六月,趁汉中地区小麦成熟之际,刘瑶在太府寺设置了育种的部门,称为良禾署,并且在甘泉山下,抠出五百亩田地用于培育良种。

要知道,自从发生甘泉山赐药以后,甘泉山附近的地几乎都被占完了,这块地原先刘瑶打算建造学院的,现在只能重新选地方。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也理解刘瑶这种做法,若是真能育出良种,也利于农事,只不过良禾署的待遇是不是太好了些,衙门设置在甘泉山,里面一应配置堪比九卿衙门,甚至据说长公主还打算在里面盖一间玻璃房子用作育苗。

不少官吏听闻后,瞠目咋舌,长公主当真是花钱如流水,这玻璃房子,陛下都没有享受到,现在居然要用在小小的禾苗上。

刘彻也觉得刘瑶过分了,此人驳斥了他要建造的宫室,居然现在要给一个小小的官署建造玻璃屋,为什么不先给他造。

刘瑶:……

她就是想搭一个玻璃暖房,一个个闹得,好似她做了什么穷凶极恶的事情。

刘彻背着手,一脸正色道:“朕要一个玻璃宫殿!”

刘瑶眨了眨大眼,“阿父,这要很多钱!”

刘彻眼含控诉,“朕有钱,你用朕的钱给下面的官吏建造玻璃屋,都不给朕。”

刘瑶嘴角微抽,“阿父,你万金之躯,玻璃屋配不上你!”

刘彻:“朕就要,否则你也别当大司农了!”

“……”刘瑶抬手按了按眉心,深吸一口气 “行!等我先给你设计出图纸,然后再与你商量!”

她现在事忙,图纸太难画了,最起码需要一年。

刘彻看出她的小心思,“三月后,朕要拿到图纸!”

一开始他想说一月,可是想了想阿瑶最近手中的事,觉得还是为难了她,决定宽松几日。

刘瑶磨了磨牙,“ 行!”

见她答应,刘彻问起育种的事情,“育种真能成吗?”

刘瑶两手一摊,“儿臣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上辈子现代的麦穗平均有三四十粒,特别优质的品种可以达到六七十粒,而现在的麦穗结穗率极低,平均只有十,若不是她亲眼见到,还以为是草种。

但是在没有外力,比如真有什么神仙赐下良种,或者大自然赐福,加速了进化进程,要想得到良种很难。

要知道,现代的成果是小麦经过两年的进化与现代的科技选育才有的结果,而她不奢望在五六年或者八九年能得到结果,但是十七八年,总要有结果吧。

若是有什么“祥瑞”谷种作为良种参与选用,说不定进程会快些。

刘彻闻言,打趣道:“朕相信阿瑶一定能让群臣大开眼界!”

刘瑶对此回以无奈的笑。

科学有时候与玄学其实相关的,她不清楚何时能有结果。

应付完刘彻,刘彻回去后,就开始算账。

既然是向刘彻告状的是都内令,那就开始查方物与禁钱,查不出来,她认栽,查出来,就是对方自作自受了。

谁替他说话,就开始查对方负责的那个领域。

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尽可以畅所欲言。

知道后续的刘彻:……

……

刘瑶忙着建设良禾署的时候,刘琼的婚事定下,乃曲陵侯钱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比刘琼小两岁,从小师从儒学大家。

在刘彻给他赐婚的时候,刘瑶曾经见过,与刘琼站在一处,郎才女貌,看着脾气也好。

即使脾气不好,以妹妹的手段,脾气也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