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乌云压城(第4/4页)
五月底,刘彻与卫子夫回到长安,两人都瘦了一圈,尤其刘彻看着黑了不少,若是再晚一些时间,恐怕卫子夫也要黑,毕竟都入夏了。
回到宫中,刘瑶发出感慨,“阿父此去真是辛苦,人都黑了!”
刘彻:“朕所受的苦不如霍去病、卫青他们半成,看到边陲百姓穿的破衣麻布,吃的糙粮连咽都咽不下去,朕甚为羞愧?”
“阿父……”刘瑶有些诧异。
听着话,刘彻难不成亲口尝了,有些不敢相信。
对于刘彻,用“雄才伟略”形容他不为过,但是“爱民如子”这个词,刘瑶觉得他还受不住,还需要继续深造。
刘彻见她一脸惊诧,挑眉道:“你想尝一下吗?”
“不想!”刘瑶立即拒绝,她不需要没苦硬吃。
刘彻有些失望,“阿瑶被朕养的太娇了,不如刘珏勇猛啊!”
刘瑶敷衍点头:“没错,没错,我就是比不过阿珏!”
刘彻看着她欲言又止,阿瑶不知道刘珏现在一枪能挑穿两个人,霍去病、曹襄等人都不如她用枪用的熟练,这武器简直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为了不吓坏女儿,刘彻最终还是没说。
……
六月初,张骞从西域再次归来,使团出行时,带去的所有商品都换成了金币、帛书或者西域特产。
张骞这一次回来,正巧长安的扩建在紧要时刻,在刘彻举办的接风宴上,开玩笑道:“臣若是再晚些时候回来,怕是都快要认不出长安了!”
“哈哈哈!”刘彻大笑不已,“那你这次可在长安多待一些时间,等认了家再出门。”
他知道出访西域苦,但是现在正是紧要时刻,换了其他人,怕是会让那些西域番邦乱想,而且其他人他也不放心。
张骞闻言大喜:“多谢陛下!”
他进宫之前看了一下进度,没有个两三年,恐怕无法建好,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了。
刘彻:“你家大郎前段时间进了殿试,算学很好,没等朕想要去处,就被东方朔要走了,若是过得苦,你尽管找东方朔算账!”
张骞唇角笑容加深,不住点头,“多谢陛下提醒,臣行走西域多年,若论拳脚功夫,东方朔赢不了我,当然嘴皮子功夫也磨练了不少。”
“哈哈哈!”刘彻捧腹大笑,“行,到时候朕一定为你做主!”
……
七月底,天气转凉,秋日悄无声息地来临。
就在刘瑶等着刘珏回长安时,酒泉郡传来消息,两万匈奴骑兵围攻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现在河西走廊四郡已经狼烟四起,刘珏他们暂时打退了匈奴人的第一波进功。
刘瑶;!
……
河西走廊四郡才建立没多久,地广人稀,为了驻守城池要塞,各郡大多收缩兵力护好城池,这就给袭击的匈奴时机,他们派出大量游骑在四郡周围劫掠。
与过往不同,匈奴人知道现今他们的实力与汉廷相差较远,此次大规模出击,就是不能让汉人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他们也需要储备过冬的东西。
远离城池要塞的村寨陆续遭到袭击,边民殊死反抗,青壮、老者、妇人尽皆拼死搏斗,保不下谷仓、牲畜,就先一步烧掉、杀掉,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与这些盗匪同归于尽。
刘珏从满是尸体的废墟中,找到被村民藏匿的少数孩童,让人一路护着送往郡城,看着头顶掠过的匈奴巡查猎鹰,目露冷光,拿起箭,对准想要逃跑的猎鹰,“咻”的一声,猎鹰发出最后一声哀鸣,直直落在地上!
刘珏举起长枪,“我带尔等去报仇!”
上郡那边的援军抵达还有一段时间,匈奴的刀锋不断逼近,这次匈奴人准备充分,接连冲破要塞,要将他们挡在防线以外,不能靠被动防守,要主动出击。
将士们高声道:“报仇!报仇!”
……
长安,此时漫天的乌云压城,乌沉沉的仿佛要坠到地面,簌簌秋风裹着枯黄的残叶如同游魂一般,发出“呜呜”的鸣叫。
须臾,乌压压的天空仿佛裂开一般,刺目的浅紫色雷电乍现,闪电如同蛛网铺满天际。
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在天地间炸开,炸的人心神震颤,心都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
刘瑶微颤的手攥紧玉珏,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头顶的天,唇瓣几乎快要咬出血。
阿珏遇到的匈奴大军,是不是也如这头顶的乌云这般让人逼仄、喘不过气!
刘瑶深吸一口气,阖眸平复心绪。
若是阿珏出事了,她不介意将匈奴人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