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这孩子的倔脾气到底像谁?(第4/5页)

刘瑶眨了眨眼,故作不解,“阿父不喜欢知书达理的公主?”

刘彻无奈:“你做自己就好,朕这辈子也不指望你变成那样子。”

刘瑶见状,将帕子一收,勉为其难道:“这样的话,儿臣就听阿父的话吧。”

刘彻心想,这人是光挑她喜欢的话听,对于不喜欢的,当做耳旁风。

……

等到刘瑶等人离开,趁东方朔进宫,刘彻与他说起这事,纳闷道:“东方朔,不就是一个名字,她与阿珏起的实在太不雅了,朕好心给他们换一个名字,居然惹怒了她,之前商议份额时,也没见她生气。”

“这……”东方朔一连串听下来,说实话,也是一头雾水,想了想,猜测道,“可能前面都在长公主的意料中,没想到陛下会计较名字。”

刘彻斜眼瞅着他,“虎卫军武器装备研究署,你听听,天底下有这么长的名字吗?”

“可是长公主他们不介意啊!”东方朔两手一摊,此事已经解决,陛下连名字都题好了,现在与他说这些,他又没办法劝刘瑶改。

他猜测可能陛下在其他方面惹到长公主,长公主借此发挥。

……

东方朔猜测的不错,刘瑶确实趁机借题发挥。

多日不曾关心宫里的事,此次进宫得知刘彻身边多了一个宠臣深受宠爱。

此人姓李,名延年,通晓音律,擅长歌舞。

虽未见面,早有耳闻。

他那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可是千古流传,后世形容美人,都不曾少过“倾国倾城”这一词。

刘瑶对于将来的李夫人,没多少感受。

若不是李延年的曲,世人对于李夫人的了解,也就是汉武帝后宫一个英年早逝的美人。

她心疼的是阿母。

她希望阿母能想开些,多为自己考虑一下,即使卫青、霍去病他们改变不了历史的宿命,她与阿珏还有姨母等人,会充作阿母坚强的后盾。

撑起卫氏一族的不仅只有卫青、霍去病,还有她们。

……

椒房殿正殿檐下,秋风飒飒,轻轻撩起檐下的风铃,悦耳的铃声荡开,好像风在呓语。

卫子夫与刘琼站在院中,柔声含笑:“回来了!”

阳光透过薄云散射下来,金色的柔光披在他们身上,仿若油画一般将人拢在光中,定格在这个时间。

“嗯,阿母,我回来了!”刘瑶下意识点头。

刘据率先冲进卫子夫的怀里,凑到她的耳边,小声说了未央宫的事情。

卫子夫笑容微敛,抬手指了指她,“你啊!”

刘瑶扭头装作没看到。

那边刘琼负责哄刘闳,蹲身笑眯眯地摸着小孩的头,“刘闳,阿父今日偷懒没有?”

刘闳乖乖摇头,“阿父干了好久,写字多多。”

进入殿中,刘瑶余光注意到偏殿放置的图纸和琐碎的木质架构,探身往里面看了一下,里面放着好多木质机械。

卫子夫见她注意到这些,笑道:“将棉花织成布,难得是开头如何将他们弄成线。”

制成纱线,就能用织布机纺织了。

刘瑶好奇:“阿母解决了吗?”

卫子夫指了指角落里的东西,“这两个东西,一个用于将棉花疏理,一个是将它纺成线,一开始总想着将他们弄成一个,走了好多弯路,最后没办法,就单独弄了出来,现在效果还不错。”

她指了指旁边竹筐中放置的几个锥型棉纱线,笑道,“阿瑶,你看看,这些可满意?”

刘瑶拿起其中一个,旁边的刘据和刘闳想要去碰,被宫女制止,担心小孩子不知轻重,伤到自己。

刘瑶捏着线头散开一截,轻轻试了试韧劲,虽然棉线比起后世有些粗,但是棉线粗细匀称,看来纺线人的手艺不错。

看到棉线,刘瑶忽然记起了另外一件事,棉花可是做灯芯的好材料。

“阿瑶,你看!”卫子夫示意她走到纺织架旁,上面已经有一块成品棉布,触感不如丝绸柔嫩,乍一看,还有些粗糙,可见到它,即使不是刘瑶一纱一线纺出来的,她看着也开心。

“阿母,你成功了!”刘瑶一把将她搂住。

“所以,阿母做成了,你能开心了吗?”卫子夫轻轻拍了拍她的肩,用极轻的声音说道:“你现在也大了,要相信阿母,阿母可是大汉的皇后!没什么能难倒我!”

她的身后有卫青、霍去病,身边有阿瑶几个孩子,即使她年老色衰,陛下亦会善待尊重她。

“嗯……阿母!”刘瑶忍住眼眶的湿热。

正因为你是皇后,才让她更担心,未来可能你受的所有委屈,都来自普天之下最尊贵的那个人。

“乖!都这么大了,还撒娇。”卫子夫嘴上说着,却将怀中孩子搂的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