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史令选的果然是个吉日(第3/5页)
然后一开始努力绷着嘴角的人也忍不住笑了。
南宫长公主笑声不断,“若是曹襄真的做错了事,到时候我也出一把力。”
刘瑶闻言,冲她眨了眨眼,“姑母,你是想出一口气,还是出一把力,咱们可要分清楚哦!可不能牵连我!”
人群又起了一阵笑声,一时间其乐融融。
卫君孺、卫少儿、张苒等人无奈地看着她。
“哈哈哈!”南宫长公主乐的一时前仰后合,上前扶住卫子夫,“皇后,你到底什么福气,居然能生出阿瑶这般灵秀的女子。”
她是真的羡慕啊!
若说当年刘瑶能成为长公主,是因为她是刘彻的第一个女儿,但是现在她拥有的尊荣,可都是她自己从刘彻那里拿的。
看刘彻给她准备的结婚大典,都赶上刘彻当年成亲的模样了。
卫子夫无奈一笑,“这孩子主意一向大,我是管不了她。”
赵王见时辰差不多了,温声提醒:“皇后,吉时不等人啊!”
卫子夫微微颔首,示意他启程。
“阿母,我走了!”刘瑶依依不舍地看着她,看着椒房殿的宫门离自己越来越远,泪珠又忍不住落下来。
金辕舆车出了椒房殿,径直往未央宫正殿宫门赶去。
不多时,舆车停在殿前广场。
刘彻早已立在殿前,东方朔率领众赞礼躬身立在殿前御阶之侧。
曹襄站在台阶下,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刘瑶在内宰的搀扶下缓缓下车,朝御阶之上的刘启顿首叩拜,“儿臣参加父皇!”
刘彻:“吾儿起身!”
刘瑶缓缓起身,实在是她这一身装备想要行动敏捷,压根不可能。
起身之际,淡淡扫了曹襄一眼,心中吐槽,为什么他身上穿的比自己轻。
东方朔捧起帛书,开始高声念着祝词。
完毕后,刘彻微微颔首,命莫雨赐雁,雁乃忠贞之鸟,所以六礼中除了纳征不用雁,其他五礼皆需祭雁。
东方朔再次唱诵,刘彻在内宰的搀扶下,再次登车。
驱车的赵王看着曹襄横眉佯怒,“真是便宜你了 ,以后若是待阿瑶不好,我等定不饶你!”
曹襄面色淡定,俊朗的面庞笑意不止,躬身向舆车行礼,“诺!”
然后翻身上了旁边早已停驻已久的高头大马,伴车前行。
……
片刻后……
“呜呜——”嘹亮的金角声响彻皇宫,提醒着宫门口观礼的勋贵公卿和邦国使臣,公主的舆车快要到了。
众人连忙不着痕迹地整理衣饰的,等候公主出嫁的金辕舆车。
片刻后,沉重的车轮声依稀传来,众人精神一振。
不久,平阳侯曹襄骑着良驹率先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背后跟着庞大的出嫁仪仗,上百名内侍、宫女恭敬地跟在队伍中,手持金扇、华盖……最外侧还有身穿金甲的羽林卫手持龙旗跟在队伍中,威武浩荡,粗略估算足有五百余人,整个出嫁队伍估算,足有上千人。
西域众使臣看着缓缓过来的送嫁队伍目瞪口呆,尤其如同房子一般的金辕舆车更是震撼,长公主的身影隐藏在红色的锦绣纱帐中若隐若现,辨不清面容。
石建与卫青率领众公卿大臣伏地稽首,此乃陛下的诏令。
舆车上的刘瑶被公卿大臣这一幕吓了一跳,她是公主又不是皇帝,怎么能让百官行礼呢。
曹襄似是察觉,轻声解释道:“阿瑶,此乃陛下的心意!”
刘瑶:……
阿父这个惊喜有些吓人!
朝野大臣对于陛下的这决定虽然心中有些吐槽,可看陛下对长公主的宠爱还有婚礼的规模,面前的金辕马车、羽林卫随侧……他们都快麻木了,正好让西域使臣也看看他们大汉公主的尊贵。
西域使臣们也纷纷垂下头颅行礼,不敢直视金辕舆车。
不愧是天朝上国的公主,就连出嫁就如此规模,堪比他们的国战啊!
出了皇宫,曹襄带着队伍往当利公主府而去。
所行街道的两侧已经被羽林卫戒严,看热闹的百姓都被拦在羽林卫身后。
百姓看着金辕舆车还有随嫁队伍,纷纷赞叹不已。。
……
“这场面也只有馆陶公主出嫁能相媲美了吧!”一名花白老妪揉了揉眼睛,看着闪闪发亮的舆车,目露惊艳。
这车子真好看,真值钱!
“媲美什么,你跟着大儒学了一个新词就乱说,我活了这么久,还没遇到这么威风的出嫁场面,馆陶公主那场我也见过,可比不上这个,就连她嫁女的时候,也不如这个。”
“啧……公主嫁女与陛下嫁女能一样吗?而且长公主还是陛下与皇后的长女,要是我有这么多钱,也要风风光光送女儿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