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阿珏,你今年才三岁吗?(第3/5页)

她们卫家女子,有皇后、有公主、有侯爵,还没有将军,她的目标也不高,当个游击将军就可以。

刘彻差点被她这话呛到,“乱想什么 ,你若是上了战场,匈奴还以为大汉没人了呢!”

“……话可不能这样说。”刘珏不以为然,蹙眉想了想往日夫子所授,振振有词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我为公主,身先士卒有什么不好,谁敢骂我,我就骂他!”

刘彻听得眉心直跳。

他想了一下朝中那些将军往日在朝中吵架时的场景,就将刘珏带入其中,不经打了一个寒颤。

刘珏见他不以为意,心中更下了决定,“阿父,你就等着吧,我日后以后一定帮你拿下匈奴王庭……呃,就算匈奴王庭被别人抢占了,还有西域呢,再不然,西域更远的还有很多夷国,一定给你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虽然孩子的话刘彻听得很受用,但是让她上战场,刘彻压根不允许。

他直接岔开话题,“你是打算下来跪着,还是待在马车上?”

刘珏:……

说了这么多,还要讲这一茬。

阿姊说的对,大人就喜欢扫兴。

刘珏转身又进了车厢,“不下去,我就在这里等阿姊了!阿姊不回来,我不下车,我要让她将我带回去!”

刘瑶:……

“行!正好你的饭也省了!”刘彻转身,慢悠悠走了。

刘珏:……

东方朔向刘珏拱了拱手,“诸邑公主,我让人给你送一壶茶!”

刘珏轻哼一声,吩咐人给她拿几本书,她好打发时间。

……

卫子夫听说刘珏被刘瑶用车押回去后,让人将她需要的书带了过去,也就不再管了。

刘小琼、刘小据两个小家伙听说刘珏被抓回去后,带着刘珏要的书,手牵手跑到未央宫看热闹。

刘珏赶都赶不走。

虽说被两个小家伙热闹有些丢脸,但是他们做弟弟妹妹还是称职的,听说刘珏饿了,两个小家伙从未央宫给她偷渡点心。

刘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宫外此刻,刘瑶已经到达上林苑水衡都尉,其下属铸钱机构分为钟官、辨铜、技巧,统称上林三官,以钟官为首。

钟官是现今国家造币和货币发行中心,可谓是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钟官令听闻刘瑶上门过来,连忙过来接待,看到如此打扮的刘瑶,有些摸不着头脑,长公主来上林苑干什么。

之前他与工官令喝酒,得知长公主最近在忙碌烧瓷的事情,此次来上林苑,是来要钱的吗?

刘瑶:“我就是来看一下你们怎么造钱的?”

钟官令:……

听长公主这话,难不成她要抢活干?

刘瑶让他自己忙着,不用管自己,她到处看看。

钟官令不敢丢下刘瑶,带着她在钟官逛了一圈,给他说了造钱的流程,上林苑铸造的钱含铜量在七成以上,两成铅,比郡国所产的钱币要低一些,不过质量要比郡国看起来要好。

这两年换了高炉,用上焦炭,他们上林苑的钱币越来越亮,颇受民间百姓的喜欢。

最后刘瑶到达铸币坊,工匠埋头苦干,地上堆着数个钱堆,还算锃亮的铜钱如泥沙随意散落。

刘瑶看着工匠手中如同鞋底子大小的两片青铜铸币器,嘴角抽搐。

铸币工具看着八寸长、三寸长,分为上下,里面有几排铜币模子,正中间刻有浇铸铜水的槽。

虽说是批量铸造钱币,但是与她想象中的工艺水平差的有些远。

这种“印钞机”技术含量也太低了,怪不得民间盗铸情况那么多。

技术含量低,发行了含铜量较高的铜币,就会被旁人薅羊毛。

刘瑶无法想象当初自己提议给铜币添加一个外廓,让下面的工匠死了多少脑细胞。

刘瑶接过钟官令手中的小“印钞机”,一言难尽。

一开始没见到之前,她想象中印钞机就算没有上辈子的科技,应该也有打印机那么大,现实变成了“鞋垫子”。

刘瑶:……

说起铸钱法,刘瑶还真知道。

这倒不是她写小说时需要的知识点,而是上辈子买到两枚所谓的“西汉五铢母钱”,发到朋友圈,被朋友笑话了,压根没看到实物,就断定是□□。

因为五铢钱与母钱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好比你买了一个号称古董的花瓶,下面写着“大明康熙年制”的铭文,这个不是胡闹吗?

古代铢钱法有两个发展,一开始时范铸法,就是面前这一种,也不单单只有铜制,也有石制、陶制,不过对于产品的精度那就不能要求太高了,不过简单高效。

刘瑶点头,这等鞋垫子一样的模具一年铸造出上百万铜币,确实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