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终于承认自己是个败家子了?(第4/5页)

刘彻自然不同意,尤其朔方郡,刘彻让人根据朔方郡的便利提了十个问题,让公孙弘进行驳斥,公孙弘一个都回答不出来。

公孙弘见状,就先请罪,请求刘彻停止对西南夷、苍海郡的经营,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

刘瑶听到这些,撇嘴,“御史大夫说自己是儒生,我看他比桑弘羊还要精于算学。”

同在殿内的桑弘羊一脸莫名,他今日就是老实与陛下汇报政务,并没有惹长公主,也没有说公孙弘的坏话,为何长公主会牵扯到他。

刘彻放下手中的奏疏,饶有兴致道:“阿瑶,你难道不同意公孙弘的意见?”

“不是啊,我只是挺羡慕御史大夫的智谋,整日听御史大夫天天自贬自己的出身,可我从未看轻他。”刘瑶有些惋惜地看着舆图上的苍海郡,因为刘彻打算将它罢废了。

刘彻顺着她的目光,笑道:“你不想放弃苍海郡?”

刘瑶点头:“当然,这上面每一块版图都是耗费阿父的心力得来的,放到碗里的东西,岂能轻易倒回锅里,只是谁让苍海郡地处偏远,气候条件恶劣,阿父又没有那么大精力,只能先放弃它了。”

她也知道国家的精力有限,有时候专心做一件事成功概率高,多线开花、胃口太大,容易支撑不住。

刘彻点头,还是阿瑶理解他。

西南夷、苍海郡、朔方城都属于开疆辟土,一个帝王最大的成就感就来自这些,若是可以,他想将周边所有地方都纳入大汉版图。

朔方城是用于抵抗匈奴的,不能罢免。

西南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桥铺路、修建水利建设,已经搞了五年,沉没成本太大,刘彻也舍不得停。

而苍海郡才设置不足两年,而且如阿瑶所说,地处偏远,气候恶劣,停它是对朝野最好的交代。

桑弘羊好奇:“长公主为何觉得公孙弘的算学比臣还好?”

刘瑶伸出三根手指,“桑弘羊,我且问你,你觉得朔方郡、苍海郡、西南夷三个,公孙弘目的是哪个?”

桑弘羊想了想,“公孙弘似乎三个都反对过?”

无论是朔方郡、苍海郡、西南夷,公孙弘都觉得是消耗大汉的人力物力,做无用功。

刘瑶歪头:“你觉得现在阿父满足了他其中一个愿望,他满意吗?”

满意吗?

桑弘羊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不怎么满意,但是也应该不怎么失落,毕竟陛下已经退让。”

此话一出,他立马阖嘴。

不动声色地观察刘彻。

刘彻丹凤眼微微眯起,也反应过来。

怪不得阿瑶如此称赞公孙弘,怕是公孙弘的心态就是搞停三个最好,若是搞停其中两个算是赚了,若是只有一个,也算是有收获。

也许一开始,公孙弘的最低目标就是苍海郡,让他这个皇帝三个一起放弃肯定不可能,可若是三个中选一个损失最少的,苍海郡的舍弃就变得可以接受了。

所以后来公孙弘请罪退让,以朔方郡为理由,请求停苍海郡和西南夷。停两个他不接受,停一个算是给他交代,看似他退一步,公孙弘退一步,说不定自始至终就在对方的算计内。

桑弘羊那边似乎也想明白了,有些尴尬地轻咳两声,凑到刘瑶跟前,好奇道:“长公主为何看出来了?”

刘瑶用手遮住嘴角,低声道:“我有经验啊,砍价的时候不就是这样的,阿父最近抠的很,拿钱不爽快,自然要学会讨价还价的本事。”

桑弘羊心中点头,心想朝堂中的人情往来也是这个道理。

他为陛下施行那些财政时,经常也干这事,公孙弘这次算是以退为进,成功让陛下放弃苍海郡。

刘彻无语,“阿瑶,这是什么光彩的事吗?再说朕什么短过你?”

再说他那次拿钱不爽快了,不就是去年和阿瑶讨价还价一次,被她念叨到现在,当着他的面说他抠,早知道直接给五千金了。

刘瑶两手合十,目露期待,“那阿父要不拿个五千金,证明一下实力!”

“……”刘彻语噎,低头认真研究天下舆图。

刘瑶冲他皱了皱鼻子。

就知道是这样!

她之所以说出自己想法,是因为她不想放弃西南夷,虽说西南夷现在确实穷乱,但是也已经建设了五年,好不容易弄了五年,骤然放弃,也太可惜了,四川、贵州那一带多山不好种粮食,但是现在可以种茶树、还有张骞从西域带来的其他作物,也可以在哪里推广。

她倒不是对公孙弘有意见,人家谨言慎行,布衣出身,节俭奉公,即使政策上有一些局限性,比起绝大数公卿,已经值得赞赏了。

刘瑶见刘彻脸色有些拉,安慰他,“阿父,你别乱想,大不了等以后将匈奴收拾完了,别说苍海郡,就是更远的地方,都拢进来,更南边的海也是咱们的,到时候我给阿父钓一条上百斤的海鱼让阿父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