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只要不会伤到你们几个孩子,我只求凡事问心无愧!(第4/5页)

东方朔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

……

傍晚,东方朔回家的途中,顺便去主父偃的府邸门口看了看,门庭若市,马车都将巷子给堵了,他绕着那些马车逛了一圈,有公卿、有诸侯、也有富商……真是热闹。

门口迎送客的奴仆看到他,以为他也是来求办事的,当即道:“中大夫有拜帖吗?否则主人不见客!”

东方朔:……

他歪身看了看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影,扯了扯唇角,“我就是路过看看,回家奶孩子去了,不打扰主父偃见客了。”

说完,揣着手大摇大摆离开了。

弄得奴仆一头雾水,明明刚才东方朔在周围探头探脑,怎么现在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

东方朔回到府中,卫君孺扶着才学走路的小女儿迎上来。

小女儿东方姜盈见到他,小腿迈的更欢快了,冲着他热情地伸出双手,奶声奶气道:“啊阿父……”

这是他的长女,所以他给她起的名字里带了一个“姜”字,希望她一生能圆满,又添了一个“盈”字。

卫君孺见他一身灰尘,将小姜盈抱起来,略微嫌弃道:“还不将身上的泥土清理一下。”

东方朔屈身挤眉弄眼逗了孩子一段时间,然后起身走到角落,拍打了身上的尘土,随口问道:“怎么没见阿筠?”

卫君孺拿着帕子擦了擦小姜盈嘴角的口水,“去病上门带阿筠去玩了。”

东方筠这个年纪正是玩闹的年纪,尤其对大孩子没抵抗力,当然不经哄。

东方朔闻言,轻松一笑,“那我轻松了。”

话音刚落,怀里就多了一个温软的小身子,小姜盈冲着他咧嘴笑,伸出小肉手就去抓他的胡子。

东方朔对于她的动作驾轻就熟,下意识仰身,然后将她高高举起。

小家伙见自己腾空,兴奋地手脚欢舞,咯咯直笑。

看的卫君孺无语。

有没有可能,女儿就是想被抱高高,才去揪东方朔的胡子。

卫君孺唇角的笑有些促狭:“看你这样子,难道遇到难事了?”

东方朔一边逗孩子,一边道:“我刚刚顺路去看了主父偃的府邸,发现他门前的路快被堵着了。”

“羡慕?”卫君孺挑了挑柳眉,“之前子夫当皇后,卫青获封长平侯时,咱们家也一样,你不是挺烦的吗?”

东方朔叹了一口气,将小姜盈递给她,给他说了主父偃的事,还有傍晚与刘瑶的聊天。

卫君孺蹙眉,提出疑问,“既然连阿瑶都能看出祸患,主父偃这种聪明人怎么一点遮掩都没有,他也年岁不小了,难道就不为以后考虑吗?”

东方朔:……

夫人说的没错,主父偃不是十几岁的小子,而是已过六旬的老者,怎么会不知!

他心里其实清楚,最无法劝的人就是装糊涂的人。

……

天色渐黑时,主父偃好不容易清闲,奴仆趁机给他说了傍晚东方朔过来的事情。

主父偃好奇:“东方朔他没进门?”

奴仆挠了挠头,“奴婢说了没有拜帖不能进,东方朔就说他没事逛逛,要回去奶孩子。”

主父偃:“他看着高兴吗?”

奴仆:“还是往日的笑,似乎就是看热闹的。”

“下去吧!”主父偃摆摆手,示意屋内众人出去。

东方朔曾经劝他克制,他承他的情,但是做不到,他接连为陛下提供了推恩令和迁徙令,算是与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结成死仇,一旦失势,肯定没有好下场,反正年岁这么大了,那就尽情挥霍,才不负自己这番折腾!

主父偃往席上一靠,轻轻哼着歌。

人生要么食五鼎,要么遭受鼎烹之刑,这样才不负自己这一身才华和机遇。

……

十月,右北平传来消息,韩安国病逝,刘彻听到消息愣了一下,“韩安国没了?”

公孙弘叹息道:“是,右北平的人说,韩将军自从被调到右北平后,心心念念想要再次上战场,闷闷不乐,后来生病吐血,最终去世。”

刘彻仰头,眸光微颤,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韩安国堪称国之重器,为大汉立了许多功,命人厚葬!赐赏其家人五百金作为抚慰。”

公孙弘:“诺!”

刘瑶听说后,心想韩安国虽然是病亡,也算是善终,这两年虽然被阿父疏离,也算是守住晚节。

比起汉武帝其他时期那些被牵扯进形形色色高危事件中,一个个被斩、被灭族的大臣、名将来说,被他赞一声“国器”,还能厚葬,已经是不错了。

……

回到椒房殿,刘瑶站在宫门入口,看着这座宏伟高大的宫殿。

估计阿母当年入宫时,没想到她一日能住进这里。

现如今,外人看他们卫氏一族,都觉得是稳如高山,上有卫氏国母,生下了唯一的嫡长子,又有深受帝宠的女儿,出生就被封长公主,下有卫青以军功封爵,为大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曾知帝王之心不可测,几十年后,卫氏一朝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