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成为刘彻登基以来军功封爵第一人,朝野信服!(第5/5页)
面对这种形势,刘彻冷笑一声,既然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卫青,朕要让你给与匈奴一场沉重的打击。”刘彻摊开边陲舆图,冰冷的目光死死地钉在边陲地区。
“依照匈奴的部署,他是一路往东行进,我们不必与他硬钢。”按照汉军的实力,刘彻知道追不上,最后只会平白损耗军力,跟着他们屁股后面跑。“你们从云中郡出发,西行到高阙,伺机进攻匈奴河南地区。”
卫青目光随着他的手指落到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又称河套平原,坐落在贺兰山和阴山之间,这片区域一直是北方匈奴与大汉争夺的焦点。由于黄河的滋养,河套平原水草丰美,土地资源丰富。
可以说,谁掌控了河套平原,谁就拥有了主动权。
龙城被攻陷后,算是往军臣单于心窝子上踹了一脚,若是在雁门之战胜利的话,对汉军的气势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更是会对匈奴的士气再一次进行打压,所以河南之战是必须取得胜利的一战。
为此刘彻定下了“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方针。
首先他命令将军李息率领一万大军先行攻打代郡,佯装进供匈奴,制造出正面攻击匈奴主力的假象。
……
自从龙城被攻陷以来,军臣单于一直心怀不满,时刻想着复仇,在听闻李息从代郡出兵后,立刻指示左右贤王向中心集结。
而卫青这边,经过反复侦查,发现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这片区域处于楼烦王、白羊王、右贤王三方辖区的交界处,本身属于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
这片地区一直荒无人烟,之前汉军也从未涉足,所以匈奴也不怎么管,并未设置警戒,。
卫青率领三万骑兵沿着秦长城内侧、黄河北岸行军,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这个地区。
然后一路疾行到达高阙,他留下五千骑兵切断匈奴右贤王的联络线,然后带着精锐部队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势向白羊王、楼烦王的部队发动猛烈攻势。
汉军将士士气高昂,如潮水般攻向匈奴主力。
措不及防被偷袭,楼烦王、白羊王急忙召集骑兵抵抗。
然后匈奴骑兵因为仓促应战,显得十分混乱,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在汉军奋勇的攻击下,匈奴这边越发慌乱,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那边留守的五千骑兵擒获了前去给右贤王报信的信使。
经过激烈的鏖战,楼烦王、白羊王意识到大势已去,于是一边命人拼死抵抗,一边趁着夜色带着亲卫悄悄溜走了。
汉军将士察觉后,带着人在后方拼命追赶,但是白羊王、楼烦王他们对地势熟悉,迅速逃匿在山林间,让将士扼腕叹息,只能无功而返。
卫青打败白羊王、楼烦王后,率领军队重新夺回了黄河附近的河套地区,击杀敌人超过两千人,缴获了大量战车、战马,并且复活了数千多名俘虏。
这一战,卫青表现的十分决然,首战就达成了战略目标,拿下河南平原,不过为了防止留下后患,楼烦王、白羊王卷土重来,所以卫青千里追击,完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斩草除根。
消息传到长安后,刘彻大喜,卫青果然不负他的众望,为他、为大汉赢来一次大胜。
……
有了河套平原这块宝地后,不仅对匈奴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而且河套平原水草丰美,既有广阔的草场,可以培养战马,也可以开垦肥沃的农田。
这战也奠定了卫青军中第一人的地位。
这份荣耀一是因为他首战击败了楼烦王、白羊王,二是因为他拿下来河南之地。
因为河南之地的战略地位太大了。
汉初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除了国力、军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略要地——河南之地的丢失。
秦朝凭借长城加上黄河天险,匈奴无法入侵河南之地,后来河套成为匈奴的地方后,从黄土高原一路南下,几乎无险可守。
匈奴骑兵在平原上的可怕,稍有脑子的人都能知道,若是解决不了河南之地,长安一直会暴露在危险中。
此时夺回河南之地,这个威胁就彻底解除了。
而大汉帝国的防线也就提到了阴山。
阴山之北称为漠南。
下次在开战,就是针对漠南之地的争夺了!
为了巩固河南之地的战果,刘彻立马将河南平原分为朔方郡、五原郡,并且修建朔方、五原城两座城池,同时移民十万,并且命令苏建在阴山南麓修建长城防御。
而卫青也受封长平侯 ,食邑三千八百户,成为刘彻登基以来军功封爵第一人,朝野信服!
部下苏建、张次公等人也悉数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