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众卿中午吃什么?(第3/5页)

时间就定在明年。

这两年军臣单于早年征战留下的病根复发,气势一年不如一年,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与大王子于单之间的关系越发不妙,匈奴王庭许多势力都被卷入这次权利争斗中。

趁匈奴争斗之时,他们这边出战更为方便。

……

次日,卫青来到未央宫。

刘彻酸溜溜道:“卫青,听说阿瑶送给你一个神器!”

卫青淡定笑道:“陛下,长公主也给你留了。她说微臣手中这个不是最好的。”

“可也不是最差的啊!”刘彻从一旁的架子上拿出千里眼,大手把玩,“卫青,原先朕打算给你一个的,既然阿瑶送了,朕也省了。”

卫青玩笑道:“若是长公主知道,估计会后悔。”

“你倒是了解阿瑶。” 刘彻失笑。

玩笑话说完,刘彻与他说起明年向匈奴出兵的事情,目前朝中的三公九卿也不是全然赞成,仍有一些人反对,其中以汲黯尤甚,也是他最烦,三天两头就要上奏,他这边堆积的关于汲黯的奏疏,都存满一大箩筐了。

卫青神情坚毅,“陛下,匈奴极恶,要么让他们彻底驯服,收归麾下,要么被他们吃了,否则永无休止。”

刘彻叹气:“这个朕知晓啊。”

……

十月最后一天,天气虽冷,却阳光灿烂,整座皇宫都沐浴在阳光下。

可此时未央宫中的朝堂氛围,却有些不妙。

对于对匈奴开战,朝野仍然有异议。

有人觉得匈奴凶残,马邑之战只是侥幸没有失败,现在匈奴经过三四年的修养,骑兵就算削弱了一些,还是不能小觑,出兵要谨慎。

有人觉得和亲对双方都有好处,明明有更有利百姓的方法,为何要动兵祸。

有人觉得妄动刀兵是国家凶兆。

甚至有胆大的大臣暗讽他不修德政,导致万民劳苦。

主父偃、东方朔这些虽然嘴皮子利索,但是不懂兵事,不好站在刘彻这边说话,而且那边一个个大帽子扣下来,别说他们,就是韩安国也不好说。

毕竟若是胜了还好,若是败了,要找人负责,他们也着实无法承担。

……

林林总总下来,导致大殿的氛围快要降到冰点。

刘彻强压怒火,看着下方的大臣,磨着牙想。

他这两年对他们真是太好了,居然敢这样对他说话了。

莫雨感受到刘彻情绪不对,微微缩了缩脖子。

……

直到下朝,刘彻怒火冲冲离开了大殿。

而正巧遛狗经过的刘瑶正好看到一只冒火的“火爆龙”。

刘小黑看到他这样子,经不住夹紧尾巴,也不敢靠近。

刘瑶眨了眨眼,嘴型询问莫雨。

莫雨冲着她摇了摇头。

刘瑶纠结了一会儿,扯了扯刘彻的袖子,“阿父,谁欺负你了,我给你出气!”

刘彻一把将她抱起,怒骂道:“还不是汲黯那个老匹夫,简直是快要指着朕的鼻子骂了!硬要反对对匈奴开战,支持和亲,等着吧,朕要将他……”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瑶的小手堵住。

刘瑶佯装后怕的擦了擦额头,“阿父,话不能乱说,你放心,他们欺负你,等我遇到汲黯,就替你骂回去。他们要嫁公主,怎么不自己嫁了。”

刘彻闻言,双眸微眯 ,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看的刘瑶心中有些发毛,“阿父!”

忽而就见刘彻唇边笑容加大,声音极其温柔,“阿瑶啊!要不要随父上朝? ”

刘瑶怀疑,“上朝?”

她歪头想了一下,“跟着阿父一起对抗众卿?”

“对!”刘彻的笑容更加浓厚了,“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阿瑶就帮帮朕,可好?”

刘瑶想了想,“可以。嗯……他们将我说哭了,阿父要罚他们哦!”

“自然!” 刘彻打的就是这主意。

……

竖日,仍然还是好天气,众臣互相打着招呼进入大殿。

等到上朝时间,刘彻牵着刘瑶大摇大摆地坐上龙椅,莫雨给刘瑶搬了一个蒲团,刘瑶就乖乖坐在台阶上,两手搭在膝盖上,学着刘彻一样,昂头挺胸地看着殿中的众臣。

众臣:……

大家心中有些不妙。

上次长公主上朝时的折腾,他们还历历在目,现在陛下又将长公主弄出来,绝对没他们的好事。

刘彻先说了客套话,然后与众臣一同商讨最近的大事,比如哪个地方发生了雪灾、哪个地方豪强又惹事、哪个郡国又不安分了……等到这些说完,匈奴的事情再次被提上了。

开始的时候,双方对话与昨日几乎没有差别。

有人说放弃和亲之策是违背祖制……

有人说不应穷兵黩武,应修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