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陛下,要不要听长公主的?(第4/5页)
总要安抚一下刘嫖,让她知道自己做的不是无用功。
“……诺!”莫雨诧异。
看来陛下心软了,馆陶大长公主还是有主意的。
……
刘彻给长门宫赏赐东西的消息传出去,长安城的许多人纷纷想要目睹一下《长门赋》,想要知道司马相如到底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居然连陛下也劝住了。
不愧是价值千金的辞赋啊!
司马相如府门前一时门庭若市,快将门槛都踩平了。
刘瑶听到后,第一时间去找刘彻瞻仰了一下传说的千金赋。
看完后,不由得感慨,不愧是被后人称为“赋圣”、“辞宗”的人。
忽而,她记起卓文君告诉她的一件事,说司马相如小时候叫“犬子”,现在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他仰慕蔺相如,所以才改成司马相如。
“阿父,阿父,我告诉你一件事。”刘瑶小手捂着嘴,忍笑道:“司马相如小时候叫司马犬子哦。”
刘彻愣了一下,“犬子?”
刘瑶点头:“对,卓文君告诉我的。”
听说司马相如从小就是神童,一目十行,弹琴、击剑都难不了他。其父见状,担心慧极早夭,本着“贱名好养活”,就起了小名“犬子”。
不过刘瑶没听说司马相如有其他名字,她怀疑这就是他的大名。
刘彻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其实阿瑶出生时,他察觉她非常聪明,也担忧“慧极早夭”的问题,曾经想给她起个贱名,可惜后面被其他事耽搁了。
她笑着笑着,忽而觉得刘彻的表情有些不对,顿时机警地后退一步,“阿父,你干嘛!”
刘彻摸了摸她的头,遗憾道:“阿瑶小时候也十分聪明。”
刘瑶脑中雷达响起,察觉不对,连忙道:“哪有,绝对不如阿父聪明!”
“哦,是吗?”刘彻扬了扬眉梢,“阿瑶啊!你现在年岁还小,不如朕再给起个小名……”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刘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连招呼都不打了。
刘彻失笑,“就这么怕吗?”
他就是开玩笑而已。
……
刘彻原以为殷宏到达淮南后,会更加刺激刘安,谁知道殷宏到了以后,刘安的态度很好,让殷宏找不到错处,只得将刘迁暂时收押在寿县,然后回去向刘彻复命。
朝中有大臣上奏,觉得淮南王刘安阻挠雷被入伍抗击匈奴,已经破坏了天子昭令,理应判处弃市死罪,刘彻不允。
大臣退让,觉得最起码要废其王位,刘彻仍然不许。
最终大臣觉得,就算不废王位,可以先削夺五县,削弱淮南国的实力,刘彻经过斟酌后,只削了两县。
刘安起初听到朝中大臣要杀死他,害怕自己被杀,与刘迁商议,打算等殷宏来宣旨时,命刀斧手藏好,趁机刺杀使臣,举兵起事。
谁知殷宏到达淮南后,祝贺刘安被赦免,刘安大喜过望,连刘迁都愿意送出去,大呼刘彻仁义,后来得知刘彻要削他两县,顿时心生不满,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儿子只是教训了一个百姓,他护着他有什么错,刘彻就削了他两县,实在太过分了。
刘安被赦免的消息传到其他郡国时,各诸侯王纷纷称颂陛下仁厚,对叔父孝顺,大汉未来一定长治久安。
刘安听到这些后,就更加难受了,觉得自己被刘彻给耍了。
至于刘迁,刘彻判其拘役三年,就在淮南国境内即可,明显已经放水,但是淮南王父子领不领这个情,他不知道。
至于刘陵,为了避免有更多的流言传出,宗正就给刘安写了信,让他尽快将刘陵嫁出去……
至于刘彻为何这次暂时放过淮南王,是因为他要打匈奴,比起国内的那些诸侯王,还是匈奴更让他睡不着。
现在这个时候,不易节外生枝。
他也利用淮南王,在各郡国间,拉了好一波好感。
下一次怎么收拾淮南国,其他人都没办法阻止了。
……
朝中这些事,对于刘瑶来说,十分遥远,她平时闲暇时间,也就是当故事听。
最近她终于从刘彻的私库中找到两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与看守库房的郎官说了一声,就拿走了。
刘彻听说后,也不怎么在意,心想小孩子果然喜欢亮晶晶的东西。
学过物理的,对于望远镜的常识不陌生,望远镜就是利用透镜和反射镜,让远处的东西看起来更近。
刘瑶画了图片,用东西做了一个圆规,裁剪出自己需要的凹凸透镜大小,让工官手艺最巧的工匠帮她磨,因为就两块水晶石,材料有限,宁可多废些时间,也要珍惜材料。
工匠根据刘瑶的吩咐,用了半个月,终于做出七八个凹凸透镜、还有四块平凹镜,两块水晶石也被消耗的一丝不剩,惹得工官长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