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啧啧,阿父年纪轻轻,怎么这么追求虚名呢!(第3/5页)

刘瑶恨铁不成钢道:“你看看主父偃,你们名字还差不多,怎么前程差这么多,长安人都知道你聪明,可是阿父想要人干活时,就想不到你。东方大姨夫!”

她两手掐腰,郑重其事地站在他面前,语重心长道:“你要反思!”

反思?

东方朔无语地看着她,反手指了指自己,“阿瑶。咱们要就事论事,‘主父偃’、‘东方朔’,没有一个字相同的。”

刘瑶小手捏着下巴,敷衍道:“念起来都一样。”

东方朔:……

念起来也不一样。

他发现,阿瑶年纪虽小,但是人与陛下一模一样的固执。

刘瑶:“东方大姨父,我说的是真的,你要严肃对待这次考试,防止有人捣乱、舞弊。”

东方朔点头:“这个我知道,我与主父偃商量过了,想了好多防止作弊的法子。”

毕竟陛下要考的东西很多,持续时间也长,而且人数众多。

刘瑶出主意,“你们可以多设计几套试题,若是泄露了,就采用其他试题……”

东方朔挑了挑眉,眸光精亮,诧异地看着面前滔滔不绝的小女孩。

看着她说的如此上头,东方朔想起陛下与他们说的事情,试探道:“阿瑶,陛下与我们商议过,若是科举考试能行,打算每年都举行。”

“每年?”刘瑶愣了一下,反问道:“阿父需要那么多人才?有那么多钱可以折腾吗?”

东方朔微微点头。

他也觉得陛下太贪心,两年一次或者三四年一次就行,主要是持续不断,成为大汉的主要选才门路,这样对大汉、对百姓都好。

东方朔含笑问道:“阿瑶觉得几年?”

刘瑶脱口而出,“三年!”

东方朔目欣慰,赞同道:“阿瑶说的没错。”

他回去就给陛下上书。

与东方朔分开前,刘瑶再次表达了对东方朔的期待,“东方大姨父,你可要再加把劲,别等到我的公主府建好了,九卿还爬不到。”

东方朔转眸想了想,打趣道:“阿瑶,我觉得,你现在与其鞭策我,不如哄哄陛下,让他给我一个九卿之位,说不定可能性要高些。”

“东方朔!”刘瑶听得眼皮直跳,心想东方朔这些年脸皮倒是越发厚了,她板着脸,郑重道:“你就死了这条心,我是不会给你走后门的。还有……哄小孩子,是要天打雷劈的。”

东方朔:……

……

十二月初,大汉第一届科举考试在春秋学宫举行,主父偃、东方朔主持监考,中间,期间出了些许差错,明经试题有泄漏嫌疑,所以主父偃、东方朔按照之前的商议,启用了备用试卷,刘彻听说后,大力嘉奖了两人,赏赐了酒肉。

主父偃连连推辞:“此乃东方朔的想法。”

东方朔解释道:“这是微臣与长公主聊天时,长公主随口之言。”

主父偃当即道:“长公主真是如陛下一般聪慧,微臣不及。”

东方朔斜眼瞅了他一眼,眼神写着“马屁精”三个字。

主父偃装作没看到。

刘彻哈哈大笑,“孩童偶有妙言,有的聪慧孩子才能更是超过大人,但也要大人能听进去,事情是你们做的,这些酒肉就属于你们。”

东方朔:“陛下说得对!”

刘彻又笑了一阵,看了看他们呈上来的考生试卷,规整洁白的试卷上,字迹或自己秀美、或飘逸飞舞、或端正……看着上面的字,仿佛见到考生本人一般,他能想象出这些来考试的读书人,有的严肃、有的腼腆、有的雄武、有些散漫……

刘彻心情越发愉悦,决定再给卫少儿赏赐千金,若是没有她,他现在恐怕还要费劲看竹简。

都是同样的字,竹简的阅读速度无法与纸卷相比。

十二月中旬,科举考试结果出来,一共录取了十五人。

二十日,这十五名录取者穿着宫中赏赐的衣饰,在三公九卿的注视下,向刘彻行礼,然后进行最后一关考试。

再来之前,负责考试的官吏已经告诉他们,不必紧张,他们的功名与赏银都不会缺,这次考试只是为了在陛下面前展现才华,确定最后名次……

众考生:……

就是这样他们才紧张的,他们苦学半生,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大殿中,身着金线绣龙的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腰悬白玉佩剑的刘彻面色严肃地端坐在龙椅上,看着场中一些神情激动,脸色涨红的考生,面上淡定,心中却受用,要不然今日也不用折腾出这般重大的场面。

刘瑶带着人悄咪咪站在后殿门口偷瞄,看着满殿的人,心有戚戚焉拍了拍胸脯。

看着有些吓人。

第一次举行科举考试,各方面还都在磨合,比较随意,不过这次气势、场面上到时给足了,让刘彻还有考生过足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