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反对!(第3/5页)
最重要的是她知道历史,马邑之谋失败了,虽然是因为亭尉泄露机密,谁知道她纠正了这个,后面会不会出现其他,再者,她不觉得这一群人会听她一个小孩子的话。
卫青惊诧。
韩安国等人露出了看戏的表情。
陛下啊!长公主太小,靠不住。
刘彻笑容减淡,“阿瑶,你是朕这边的。”
刘瑶仰头,掰着手指,“阿父,他们欺负你,和匈奴打你,我还是能分的清楚的,还是让众卿欺负你吧!”
韩安国等人心中为刘瑶竖起了大拇指。
“……”刘彻语塞。
真是他的乖女儿……
田蚡感慨道:“长公主真是聪慧,说的没错,陛下,你还是多听听韩安国的话。”
王恢上前,走到刘瑶面前,痛心疾首道:“长公主,你可知匈奴在边陲做了什么,他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我等边陲将士却只能防守,若是能给与匈奴重击,此后与匈奴交战,边陲也能轻松些。”
他看的明明白白,陛下下定决心要攻打匈奴,其他人拦不住,不如顺着陛下的想法。
卫青:“阿瑶,匈奴可恶,今日不打,等到他们日益强大,日后再打就会更难。”
再说他担心,陛下日后不一定有今日的魄力和决心,所以他是赞同攻打匈奴的,一来为报效大汉,痛击匈奴是他们男儿的责任,二来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若能立下战功,也能提升阿姊、阿瑶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刘瑶看了看他,又看了可看韩安国,最后瞅了瞅刘彻,“好吧,那就打吧!”
似乎拉不回来,那就顺势而为吧。
众人:……
刘彻无奈扶额,“阿瑶,你到底站在哪边?”
刘瑶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到他跟前表忠心,“阿瑶当然最心疼阿父了!”
“是吗?”刘彻着实没看到面前这个“小墙头草”心疼他。
“嗯嗯……”刘瑶连连点头吗,转身看向众大臣,学着刘彻板着脸,“众卿不能因为阿父年纪小就欺负人,匈奴有什么可怕的,阿父都不怕。”
主和派真的想问问小孩子如此善变吗?
几句话的功夫,立场全部都变了。
王恢赞同道:“长公主说的没错,我等为陛下做事,就应该有悍不畏死的念头。”
“啊?要死人啊,那我站御使大夫这边,打不赢就别打了。”刘瑶翻脸跟翻书一样。
王恢瞪眼,真想捂住自己的嘴。
刘彻:“阿瑶,要不要朕提醒你是哪边的?”
刘瑶立马又改了过来,“阿父威武!一定行!阿瑶说话算话!”
众人:……
他们这下明白了,与小孩讲道理的他们更加幼稚愚蠢。
韩安国见刘彻都让刘瑶出来捣乱了,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知道拦不住他,最终叹气道:“微臣无话可说,匈奴作恶多端,确实该打。”
刘彻满意地点了点头。
朝堂上统一意志后,接下来就是要定下此次诱敌行动的总指挥。
而此时颇得刘彻心意的王恢就被刘彻惦记上了,他扫视众人,“既然如此,此次对匈奴的战事就由王恢指挥负责,众卿可有反对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出声。
王恢喜不自胜,“多谢陛下!微臣……”
若是此次计划成功了,他说不定能将韩安国拉下马,位列三公。
“那个……”稚嫩的声音打断王恢的话,“我反对!”
声音虽不大,却一下子将众人的注意力调动起来。
王恢顺着声音方向一瞅,眼皮直跳。
长公主怎么还没有走。
刚刚她没出声,大家没注意她。
看戏的众人:哦豁,有意思!
刘彻一头黑线,“阿瑶,你别捣乱!”
他是问大臣,又不是问她。
还有王恢怎么惹着她了,让她这么不待见。
王恢也诧异地看着她。
刘瑶冲着王恢露出甜笑,没等王恢松一口气,就听刘瑶开口道:“ 阿父,大行令不行,你能换个人吗?”
马邑之谋的失败主因虽然不是他,但是据记载,王恢遇到回撤的匈奴士兵,因为自己人手少,担心没有胜算,就撤退了,连一支箭都没敢放,当时此人在计划之初,为汉武帝摇旗呐喊,与匈奴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遇上了,反而自己跑了。
不管王恢是贪生怕死,还是审时度势,刘瑶觉得都应该换人。
她对于这话可不心虚,若是不拦着,马邑之战失败,王恢也要担责自杀,她这是救他的命。
“长公主,微臣熟读兵书,早年也是军武出身,微臣觉得能担得起此次行动。”王恢不服。
他虽然是大行令,又不是只会动笔杆子。
刘瑶:“ 哦……我要提醒你,阿父说过,打仗要死人的,打不赢也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