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干!说到做到!(第3/5页)

到了晌午,刘彻忙完政务,给刘瑶上课,在他抑扬顿挫催眠下,刘珏依偎在刘瑶身边,睡得格外香甜,都打起了小呼噜。

刘彻给她盖了一件小薄被,声音放低了些,“阿瑶,等到春暖花开时,朕打算给你在长安城选侍读……阿珏也有。”

小女儿虽然年纪小了些,看着似乎不如阿瑶聪慧,可以先选好放着,以防万一。

刘瑶:“哦。”

刘彻此次讲课没说多久,因为内侍来报,说匈奴使者已经快到长安了。

刘彻刚刚被亲情抚慰好的愉悦心情一下子浇了一盆冷水。

匈奴使者的目,他也能猜出几分。

无非就是要“债”!

去年匈奴就派使者过来来了两回,想要公主和亲和贡品,被他与大臣们糊弄过去了。

现在太皇太后过世还不到一年,匈奴又过来,肯定不是好事。

刘瑶听到“匈奴”,脑中电光火石间,想起了汉武帝初年与匈奴发生的“马邑之战”。

据历史记载,太皇太后过世不久,已经能当家做主、意气风发的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第一次大战役,足足三十万军队,这场战役的失败也给了他当头一棒。

说实话,当时“马邑之谋”差点成功在望,但是当时汉朝对这种国家重要机密计划保密不严,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时候,发现沿途很多牲畜无人放牧,察觉不对劲,于是便令部队禁止前进,抓捕到了武州尉史。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武州尉史了解“马邑之谋”的全盘计划,为了活命,将所有计划全盘道出,军臣单于便下令撤军。

马邑之战要让汉朝与匈奴彻底撕破脸,匈奴再也不相信汉朝,拒绝与汉朝和亲,开始在边境劫掠捣乱,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郡。

也让汉朝退无可退,就算耗费再多,也要与匈奴死磕到底。

所以……

若是重来一次,要么不做,要么一击必中,必须成功。

……

刘瑶看着刘彻欲言又止,身旁的刘珏一手扯着她的衣服,一手打着哈欠,奶呼呼道:“阿姐,饿饿。”

刘瑶眼睛一亮,立马看向刘彻,“阿父,我和阿珏要饿了,要吃饭。在这里!”

刘彻看了看时辰,“现在已经过了午时,过一会儿与你们一起用膳,现在先喝些蜜水垫垫。”

两个小娃娃连连点头。

……

刘彻宣召大行令王恢。

刘瑶听到这名字,呆了一瞬,原来马邑之谋的倡导者,最后的倒霉蛋居然是大行令。

大行令是负责接待诸侯国的官员,在大鸿胪寺当值,一开始叫“典客”,后来叫“大鸿胪”,景帝时期又改成“大行令”,所以现在叫大鸿胪、大行令大家都明白。

粗略算起来,大行令应该算是大汉的外交官了。

王恢进殿,行礼时,察觉周围似乎有几道灼热的视线,心生纳闷。

起身时,趁刘彻不注意,顺着视线方向,正好与两双懵懂清澈的眸子对上。

刘瑶、刘珏:盯——

……宫中这般小的孩子不做其他猜测,肯定是陛下的两个公主。

王恢下意识露出和善温和的笑。

“咳!”刘彻轻咳一声,拉回王恢的注意力。

王恢,“陛下,匈奴使者预计午后申时到达长安,他们此次想要为他们的单于迎回一名公主。”

刘彻冷笑,“军臣单于都多老了,还动的了吗?居然还想肖想大汉的公主。”

而且现在皇室也没有适龄的公主,就是有,也不会给。

“陛下,是否按照往年惯例?”王恢淡定道。

往年朝廷基本上就是找个宗室的公主或者随便找个宫女嫁过去,然后再陪嫁一些匈奴紧缺的物资,比如盐、丝绸等东西,这点匈奴也知晓,这么多年,已经成了双方暗中的默契。

刘彻大袖一甩,“先看看匈奴使者怎么说。”

高祖时期立国不久,帝国穷弱,没办法才妥协,在他之前的皇帝一个个都忍了,现在他既然掌控了大权,帝国就要有不一样的气象,要实实在在告诉匈奴,大汉与几十年前不一样。

王恢愣了一下,蹙眉琢磨。

这……陛下难道还有其他心思。

想到这里,他心头顿时一咯噔。

偷听的刘瑶:……

哦,看来没变啊!

……

傍晚快天黑时,刘彻召见了匈奴使者,和他猜测的一样,匈奴派人过来,还是老样子,不过这次胃口更大,索要的贡品比之前多了一半。

这是小看他啊!

次日上朝时,刘彻看着殿中的大臣,先与众大臣忆往昔,把持续了几十年的匈奴政策拿到朝堂上说,让众卿各抒己见。

能做到顶尖位置的官员都是人精,稍微一琢磨,听出了刘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