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史侯还债师门提醒,义忠阴影欠银事体(第3/3页)

不过新君还是给自己讨了一道保证:“王公勋贵,多为我家眷属。若是有人进宫哭诉,恳求父皇格外开恩……”

太上皇道:“春夏换季,朕偶感风寒,见不得客人。”

新君这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儿子多谢父皇体谅,为此事烦扰父皇,是儿子不孝。”

太上皇端坐在榻上,脸上带笑道:“皇帝哪里不孝了?你的谦逊孝顺朕是知道的。朕看了某些人的请安折子,对朕说什么唐玄宗、宋高宗,朕知道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别有用心之辈,绝不会信他们的话。”

“朕老了,是心甘情愿逊位的。诸王里没人比皇帝出色,朕自然会选你做皇帝。皇帝事朕至孝,朕都看在眼里,也知道朕绝非那些乱国误民、逊居后宫之辈可以比肩的?”

太上皇先是拿着折子的事情敲打了新君一番,又把这高帽往新君头上一戴。如此双管齐下,新君这个做儿子的还能怎么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道理亘古未变。

作为从乾元帝手中接过皇位的儿子,新君除了孝顺二字外别无他计可施。

至于觊觎太上皇的丰厚内帑,那更是不可以宣之于口的事。

毕竟太上皇已经“大方”地做出了决定,收回来的欠银分新君一半,这笔钱的数目非常可观。

至于能不能把欠款收回来、收债过程中会不会遇到阻力等问题都与太上皇无关。

因为太上皇已经把收债的包袱扔到了新君头上,这些问题,也只需要新君一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