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袍释褐鹿鸣宴会,颂圣诗词可愿拜师(第3/3页)
在杨应全七步成诗后,几个同考官建议让新科举人们作诗酬唱,日后成集造册亦是美谈。
乔深也答应了。
可是当他看到高秀的诗词后,直接就点评他那首七言底色轻浮。
贾璋根本没看出来这诗到底是哪里轻浮了,但是好几位同年的脸上都露出了然的神情,显然这里头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好奇心过盛不是好事,贾璋遂垂下眼睫安静喝茶,不再继续打量。
贾璋本人交上去的诗,则是一首平平无奇的颂圣诗。
——圣主御四海,明君驭神器。四书传文华,五谷丰社稷。翰文谢皇恩,刀兵效忠义。天下咸平宁,尧舜亦凝睇。
内容非常简单直白,唯一的好处就是四平八稳,没有半点能出错的地方。
靠着这首诗,贾璋顺利过关了。
不但如此,他还得到了不少彩头呢。
鹿鸣宴结束后,贾璋才从叶士高那里知悉了乔深评价高秀诗作轻浮的原因。
“你那高年兄的父亲高明泉在通政司当差,疑似给诸王中的某位递了消息,如今已经被贬官了。但具体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是很清楚。乔侍讲这么做,或许是在讨好陛下罢。”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蟾宫折桂高中解元,这可真是一件极大的喜事……”
贾璋笑道:“还没谢过先生送给我的文集和题册呢,我能中第,也多亏了先生的心血。”
叶士高听闻此言后笑道:“我就不信,没了我送去的文集和题册你就没法子了。你那姑父升迁到南京翰苑,给你凑齐这些东西还不容易?”
“一码归一码,先生的东西是先生的心意呀!”
灯火葳蕤下,少年人言笑晏晏,竟有些像吃饱后春风得意的大狐狸。
多年过去,他还是很喜欢这孩子。
师相曾经对他说,只要璋哥儿能在二十之前中举且名列甲第,他就答应让璋哥儿做他的首徒。
师门认可的那种。
如今璋哥儿不过十四岁就中了解元,如此少年英才,他再不下手就晚了。
而且他敢保证,别人给璋哥儿的待遇绝对没有他给的待遇好。
周李二党乌烟瘴气,哪里有他们师门清净安然?
于是,他看向贾璋的眼睛,轻声问他道:“璋哥儿,你愿意做我的弟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