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大道洞真,趋吉避凶之起源(第7/13页)

除此之外,则是玄机观在聂放之后,新添一位道家偃师一脉的仙人。

已经接掌玄机观观主之位的牛谷寿,成功推开仙门。

这位玄机观第二代观主,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名声颇为响亮,相关争议,传至其他大千世界,亦充满传奇色彩。

作为聂放之后玄机观最出色的修士,在他手上诞生许多全新创见。

当中绝大多数,都对当前修行界的炼丹、炼器、采掘、种植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如此原因,加之聂放、牛谷寿先后登仙,故而玄机观一脉历史虽只不过区区二百载前后,但在修行界地位举足轻重。

而牛观主之所以伴随争议,则是因为除了修行界之外,他许多创见都用于平民。

至他接掌玄机观之后,除了观中门人弟子之外,甚至专门开辟另一座道院,如今规模越来越大,其后有“工院”之名。

其中不乏修行不成之辈,但仍被留下,虽也经常辅助观中弟子制备各种器具材料,可并非依附亦或者充当仆从,而是一边参考,一边独立设置专门的教学课程,学习与钻研。

到如今,这一切已经颇成规模,成果斐然。

早年间,牛谷寿本人揣摩闷烧炭炼铁高炉,改碳铁同在一个炉室内的单炉为双炉,分置火室、铁室,令民间冶炼有飞跃式发展,所炼精铁杂质减少,初见钢铁之形。

到如今,有工院学生进一步改良此炼法的鼓风部分,更利于火室中的焰流吹入铁室熔铁。

如此发展,尤为牛谷寿所喜。

相关手段,于修行者而言自是不值一提。

但哪怕是炼气境界的道童,有几个愿意守着一台为凡俗百姓炼铁的高炉?

即便有人愿意,也能凑出相当数量,但可以直接改进高炉工艺,令世俗百姓也能操作,何乐而不为?

这一切铺展开来,继续发展下去,对人间影响,又将何等宏大?

并且许多事情往往并非孤立存在。

冶炼的不断发展,对煤炭原料的开采挖掘,提出更多需求和要求。

而更多优质矿藏的开采发掘,同样反过来不断促进更新工艺的开创。

牛谷寿此前在人间游历时,亲自发掘一大优质煤炭矿藏。

围绕这里,不仅冶铁飞速发展,更有工院学生效仿火山灰烧制用于建筑的全新泥浆。

其实牛谷寿本人早年便有相关研制。

只是他这位大修士做来简单,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做到。

烧制如此泥浆,所需窑温极高,不止对窑有要求,更需要强盛的煤炭火力,与瓷器、琉璃之属相若。

如此,放在以往,于民间而言自然成本奇高,完全派不上预期中用场。

及至牛谷寿和其他人之后发掘开采更优质、低廉、大量的煤炭矿藏,围绕这矿藏,相关泥浆以及冶铁方有正式发展的空间。

纵使如此,亦有交通、运费等方面相关考虑,影响更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但类似种种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在大千世界萌发,数量越来越多,革新越来越快。

新生事物的诞生,有些人欢迎,有些人排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工院方面的玄机观背景,往往引领起风潮。

对世俗百姓而言,有修为的道爷们使用并推广开的新东西,令人更向往,更有信心。

而在近年的新闻,则是开了龙虎山天师府已经过传度的道士转往玄机观工院的先例。

龙虎山天师府自古便是道门圣地,入道门槛颇高。

只是即便如此,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难成大器者。

如果道童院里的道童迟迟不能达到参加传度大典的标准,将来则可能外放离开,回归世俗,前往府里在山内山外的种种产业,以作营生。

相关制度早已成熟,自古如此。

不过随着龙虎山天师府近年来不断水涨船高,已经成为事实上第一圣地,他们又不作大肆扩张,而向往者众多,入门门槛无形中进一步抬高。

于是不成器的道童,自然也就越发稀少,基本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传度,成为正式传人弟子。

不过事无绝对,或多或少,总有少数例外。

这些无法参加传度的道童,自然还是按照从前规俗安排。

只是到了前些年,已经有人开始转往玄机观工院求学。

当中甚至有部分人,正是得龙虎山天师府推荐。

至如今,已经有相关成材者脱颖而出。

不过,从前毕竟都是道童。

严格来讲,尚不能算天师府正式传人。

而现在则是出现第一个龙虎山传度弟子,转而前往玄机观工院求学。

消息传出,自然引得四方关注。

虽然只是一个二重天筑基境界的年轻弟子,但一来从天师府到玄机观,于大众眼中本就是向下一步,二来从玄机观本身道统到山下工院,这更是从修行界转向世俗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