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4/4页)
皇帝看着呈上来的银票,满意点头。
“尔等劳苦功高,朕不会忘记你们,且回府休息,朕得想一想该给你们什么封赏。”
几人连忙谢恩,等他们退下,现场关于这笔银子的归处开始了激烈争吵。
“臣认为该归国库,这笔银子为倭国赔款,合该归国库,有了这笔银子,就可以免除近几年受灾省的税银!”
“哼,之前受灾区域又不是没赈灾,受灾严重区域本就免除了税款,何来重复免税?什么免全省税,一省受灾也只是个别地区,其他地方又无灾情为何免税?要是照你这样说一地受灾全省免税,我大清少说只能收几个省,这让交税省的百姓如何想,来年会不会谎报灾情?或者干脆炸了河坝,人为制造灾情!”
“你……”
“皇上,臣只是体恤百姓,近些年百姓实在是太苦了,哪怕不免税,免了三饷也好。”
皇帝听烦了,恼怒道:“三饷一事不是已经有了定论,等商税收上来再行讨论,行了,这笔银子你们都不必争了,朕已经下定决心收入私库!”
“皇上不可,这笔为倭国赔款,无论如何也不该进皇上私库才对。”
皇帝脸色冷了下来,“这笔银子用处,朕会用在北方战事上,北方军队军饷由这笔银子支付,户部的银子用在民生上,还有什么疑虑?”
无论何时打仗都是一件耗银子的事,曹操为了筹集军费可是发明了摸金校尉这一官职开辟了官方盗墓。
后面军阀是有一样学一样,没军费就跟前朝皇帝“借一借”。
当然基本上是有借无还。
眼下跟罗刹人,跟准噶尔都得打一仗。
罗刹人还好解决,赶到黑龙江另一边就可。
相比之下准噶尔就比较难对付,因为漠北很大,准噶尔部又不会留在一个地方等死,再加上准噶尔跟罗刹人勾勾缠缠,得了罗刹人火器和粮草支持,想要解决掉准噶尔部叛乱,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朕要打起来,大概得是持久战,国库要耗尽去的银子那是海了去。
既然皇帝要将这笔银子用在北方战事上,朝中官员也就后退一步。
户部官员更是松了一口气,这钱若是到了户部,也多是用在军饷上。
现在看来归处还是兵部。
“臣/奴才不敢。”
皇帝神色缓了缓,“当务之急是先处理秋试后学子游街示众。”
“吏部和刑部尽快派人调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