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狗东西崔珏(第3/4页)

钟县令从昏昏沉沉中醒来,两眼浑浊,嘴唇嚅动,无法言语。

钟老夫人似有感触,呢喃道:“我跟你风风雨雨走过了这么些年,年轻时也曾闹过,不想到晚年,竟会落到这样的光景。

“大兴村我是护不住了,咱们钟家宅也护不住了。我倒要瞧瞧那陈九娘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能把魏县的天给翻了。

“听说现在王家老儿病得很重,你钟老儿可得比他多活些日子,好好看看他们家是怎么被搞垮的。

“把老宅让出去,我也是权宜之计,眼下陈九娘手段强硬,我们钟家没有力量与其抗衡,只能委曲求全。

“我得保钟家的子孙无忧,若日后咱俩去到阴曹地府,被列祖列宗骂,你老头子可得替我说话。

“若运气好,能等到朝廷清查下来,老宅自然能讨还回来。且等着罢,看惠州日后是不是淮安王一手遮天。

“这样的年头,换皇帝换王侯比换衣裳还勤,谁知道淮安王府会不会被朝廷收服呢?”

她坐在榻前叨叨絮絮念了许久,也不管钟县令有没有听。

八十多的年纪了,如果不是为了后辈,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只要能保住钟家大部分家财,子孙性命,度过这一劫,就算不错了。谁叫他们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万般都是命。

钟家跟衙门达成协议的消息不胫而走,吴应中亲自来替大兴村村民们过户田地。

现下天气热,钟家要秋收后才会搬离老宅,陈皎应允了。

钟家的退让换来了村民们的安稳,有人极不服气,愤怒斥责衙门欺人太甚。

吴应中亲自与他们辩理,问道:“诸位啊,你们大兴村的四千多亩田地都不用缴纳税收,可是这些税收都会按时收缴到州府。

“敢问,它们又分摊到了谁的头上,你们可清楚?”

一村民大声道:“分摊到谁头上与我们何干?”

吴应中:“将心比心,若是隔壁村的税收都分摊到你们大兴村,你们可乐意?

“咱们魏县有近两万亩田地都没有缴纳税收,这些欠下的全都分摊到其他村民头上了,难道他们就该为你们负重吗?

“倘若他们日子过不下去了,像闵州那般发生暴乱,来抢你们大兴村的粮食,杀你们这些不交税的村民,抢士绅们的田地,你们又当如何应对?

“别跟我说等着朝廷派兵来救,等朝廷的兵派下来,咱们黄花菜都凉了!

“且朝廷的兵是什么性子,你们心里头没有点数?

“俗话说匪过如麻,兵过如篦,等暴民抢过一回,官兵再搜过一回,我就问你们哪家扛得住?!

“更别跟我说让淮安王府护你们,州府里没有税收钱银给军饷,哪个当兵的愿意去拼命?”

他一番反问把村民们问得郁闷不已,也有人说税重。

吴应中道:“诸位稍安勿躁,日后九娘子总会跟淮安王提一提,咱们惠州可否减些赋税,毕竟老百姓的日子着实艰难。”

因着钟家事先跟村民们协商过,故而拿回田地进展得还算顺利。

王家那边得知钟家的举动,被气得够呛,他们万万没料到钟家的骨头这般软。

王震博气得不行,恨恨道:“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陈九娘都欺负到头上来了,钟家竟然连老宅都不要了,简直荒谬!”

王震秋:“他们选择断尾求生,实在窝囊。”

王震博骂骂咧咧道:“一个老娘们掌家,迟早完蛋!”

王震秋忧心忡忡,坐立难安,“近来出魏县的路都被查封了,也不知求援能不能送出去。”

王震博:“问问娄家是什么个情形,他们若也像钟家那般窝囊,亲家都不用做了!”

殊不知娄家比他们更聪明,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先差人去钟家探情况。

钟志金也不由得吐苦水,同三房娄长云道:“那挨千刀的陈九娘委实心狠,逼我们把老宅出让。

“我阿娘也是不得法,娄老弟也是见到了的,王家二房和四房都被陈九娘弄死了,现在王老爷子也重病不起。

“我们钟家害怕呀,我爹卧病在床多年,我阿娘年事已高,底下的后辈们又不争气,谁敢去以卵击石?”

这话得到了娄长云的同情,“钟兄所言甚是,自陈九娘来魏县之后,事端不断,让我等受了不少苦头。”

钟志金:“可不是吗,可是她爹是淮安王,我们又在淮安王的地盘上,还能怎么着?

“倘若上次的联名上书管用,哪还有这么多事端,不明摆着是淮安王纵容的吗?

“我们钟家苦啊,总不能去拼个鱼死网破。那王家去拼了,结果死的死,伤的伤,病的病。

“我阿娘的意思,现在的退让不过是权宜之计,且先稳住陈九娘保全家人,待风头过后,再想法子往上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