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断尾求存(第4/4页)

这话说得人们窝心。

一妇人道:“可是老夫人,官府那帮人又凶又恶,咱们要怎么才能平平安安?”

钟老夫人温和道:“这话问得好,我就问你们,现在官府想要的是什么?”

众人各自沉默,他们当然清楚是田地。

钟老夫人继续道:“王家已经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路子,得挑活路走。故而我想亲自与陈九娘谈判,可否为诸位讨得一些利来。

“若是可以,还请诸位配合,莫要闹得生伤,恐伤性命,得不偿失。”

有人不满道:“陈九娘实在欺人太甚,老爷子是致仕的官员,哪能受这等欺辱?!”

钟老夫人无奈道:“世情如此啊,这是淮安王的地盘,她是淮安王的女儿,那王家这般厉害,就算他们闹到朝廷,只怕也是不了了之。

“淮安王拥兵自重,朝廷对地方也是无能为力,总不会为着咱们这几家发兵过来大动干戈。

“打仗是要烧钱银的,朝廷内斗四分五裂,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咱们地方上的鸡毛蒜皮?

“若是咱们发起民变,只怕死得更快,那闵州的百姓起初闹得何其凶悍,这才过多久就被灭了。

“诸位得挑活路走,我不想在没有外援过来之前大兴村已经成为白骨,我只盼着大家都活着,好好活着。”

她说话的语气不紧不慢,却苦口婆心。

之所以做出这般决定,是因为她已经活到八十多岁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但她更明白,此次如果硬碰硬,全村都会遭殃,钟家更会像王家那样遭遇灭顶之灾。

断尾求生,总比死无全尸好。

钟老夫人的高瞻远瞩不仅保全了钟家,还保全了大兴村,因为村民们回去经过商讨后,愿意配合她的计划。

做下决定后,钟家书信送往衙门,请陈皎来一趟大兴村,商议钟家田地一事。

陈皎颇觉意外,把那封信函看了好几遍。

吴应中过来时也看了看信函,捋胡子道:“倒是个聪明的老婆子,知道断尾求生。”

陈皎:“那老夫人要亲自与我谈判,她年事高了经受不住颠簸,请我过去呢。”

马春道:“小娘子万万不可,谁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皎点头,“那钟家跟城堡似的,进去容易出来难,且整个村又都是钟家人,我若去了,只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吴应中点头,“他们若真有诚意,便亲自来衙门罢,我们差人去接都无妨。”

于是马春走了这趟,亲自去往大兴村,回复钟老夫人。

当时是胡宴带兵跟着去的,村民们听说衙门来人了,全都戒备观望。

马春被钟家仆人请进钟老夫人的院子,她仔细观望,里头的布局真如同城堡一样,若是粮食足够,只怕藏个几年都不成问题。

钟老夫人跂坐在榻上,马春被婢女请进厢房,她步入室内,行礼道:“马春给钟老夫人请安问好。”

钟老夫人上下打量她,问道:“你是陈九娘身边的婢女?”

马春点头,“我家小娘子差我来回老夫人的话,说钟家若有诚意,还请辛苦一回,小娘子在衙门恭候大驾。”

钟老夫人冷冷的笑了起来,嘲讽道:“她在魏县这般能耐,竟然连钟家这样的地方都不敢踏足吗?”

马春把周边扫了一圈,不客气道:“上回我们小娘子过来,大兴村的村民们手持农具喊打喊杀。钟家这样的地方,无异于龙潭虎穴,小娘子女儿家家的,可受不住这等恐吓。”

钟老夫人冷哼道:“牙尖嘴利。”

对方既然表明了态度,也没心思多说,没一会儿马春等人就离开了钟家。

回去的途中她同胡宴发牢骚,“那钟家当真跟铁桶一般,只怕连苍蝇都不易飞进去,更别提飞出来了。”

胡宴:“九娘子矜贵,有什么需要她涉足的事,让我们这些皮糙肉厚的去做便是。”

马春:“正是这个道理。”顿了顿,“我现在可盼着小祖宗步步高升,她若是出人头地了,我们就跟着发大财了!”

胡宴失笑,那活祖宗,确实得盼着她步步高升,因为她能给他们带来出路!

没过两日钟老夫人不辞辛劳亲自进城去了一趟衙门。

时下天气炎热,她年纪大了,确实受了点颠簸。

陈皎得知她到来,亲自接迎。

那一刻,一老一少,跨越了上千年的时代,进行了一次女性之间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