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陈九娘刨坟(第3/5页)
“你懂个屁!”
“我不懂!我只知道冤有头债有主,我只想活命!”
程刚冲自家老娘咆哮,又挨了她一巴掌。
第二天上午李士永三人偷偷去了一趟王家的坟地。他们家的祖坟埋在城郊的龙井坡,有家奴守墓。
三人避开守墓人,挨着坟头一个个找,多数都是老坟,只有最后方才有新的泥土痕迹。
他们没上过学,自然不认识字,王学华也姓王,只晓得“王”字。
于二毛只认得数字,昨晚听冯婆子说王家夭折的小郎君好像排行第七,于二毛指着墓碑上的“七”字,觉得这个坟应该就是夭折的王七郎的坟。
三人又把墓地里的所有坟都看了个遍,最后一致认为那个有新印泥土的坟肯定就是迁移来的。
因为只有它的痕迹最新,跟冯婆子的说法吻合。
把得知何月去向的消息带回衙门后,陈皎和吴应中皆震惊不已。陈皎当即差人去把冯婆子捉来审问,决定亲自过问这个案子。
那冯婆子昨晚遭受恐吓,哪里经受得住第二波吓唬,招认得比谁都快。
吴应中让她签字画押后,陈皎命徐昭带兵去往王家墓,要亲自开棺验尸。
王学华匆匆走了一趟十里巷,让夫妻二人立马去 龙井坡。
何大郎不知内情,困惑问道:“军爷叫我们夫妻去龙井坡作甚?”
王学华心有不忍,回答道:“你们只管去,九娘子已经往那边去了。”
得了他话,夫妻不作多想,豆腐也不卖了,匆忙收摊子离开。
陈皎和徐昭领了二十多名士兵前往城郊王家墓,并且还带了仵作。
看守墓地的家奴见到那般阵仗,着实被吓坏了。
李士永带众人强行闯入墓地,家奴意欲阻拦,被他们掀翻在地。
陈皎跟在身后,由李士永引到王七郎的墓碑前,毕恭毕敬道:“九娘子,这就是王七郎的墓。”
陈皎上前看墓碑和周边的痕迹,随即命人去把守墓人找来问话。
守墓人恐慌不已,心里已有猜测。不出所料,陈皎问他王七郎的详细情况,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陈皎没有耐心跟他耗,当即下令刨坟开棺验尸。
守墓人吓坏了,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又道,“我家小郎君气性大,若诸位惹得他不痛快,恐找上门儿来啊!”
陈皎柳眉一横,啐道:“我呸!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活着的时候没有能耐,死了还能翻天不成?!
“挖!给老子挖!他若有那气性,就来找老子,老子不怕!”
得了她的令,士兵们七手八脚拿工具开挖。
守墓人见阻拦不住,只得窝囊去通知王家。
当王家得知祖坟被刨时,士绅王震荣肺都气炸了,连忙领人快马加鞭过来讨要说法。
居住在龙井坡附近的村民听到这边的阵仗,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时下日头厉害,陈皎坐到方凳上,马春给她撑青伞,派头十足。
仵作则守在旁边看士兵们刨坟。
那坟茔暂且由泥土垒成,日后待合适的日子还会修建,不曾想被陈皎等人挖了。
人多力量大,他们很快就刨到底。一口棺材露了出来,李士永道:“九娘子,见棺了!”
陈皎问:“几口棺?”
李士永:“只有一口!”
陈皎看向仵作,问道:“贾仵作,开棺验尸有什么讲究吗?”
贾仵作道:“九娘子且离远一些,恐冲撞了煞气。”
陈皎不懂中间的规矩,倒也没有多问,只起身配合走得远了些。
现下太阳大,贾仵作让士兵们支起带来的布棚,准备现场验尸。
匆匆赶过来的何家夫妻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他们从围观的村民中挤了进来,得知女儿可能就埋在王七郎的棺中,夫妻俩顿时腿软。
何母两眼泪花花,承受不住那种冲击,跌坐到地上,再也起不来。
王学华那小子倒还有点良心,上前把他们扶到树荫下,好一番安抚。
在太阳底下开棺验尸还是有讲究的,迷信的说法,需得用绸布遮挡阳光,防止活人的影子照进棺中。
人们脸上蒙着布巾,合力把棺材抬了出来,放置布棚下,随后打开棺盖。
一股腐臭气息扑鼻而来。
李士永胆子大,看向棺中,里头存放着两具尸体,他当即汇报道:“九娘子,棺中有两具尸。”
听到两具尸体,陈皎问:“是怎么个情形,且说一说。”
棺中的两具尸体腐败情形完全不一,一具已经白骨化,但衣着还新。另一具则呈腐败现象,可见年头没多久。
这么两具尸体摆放在一起,确实有些诡异。
李士永把看到的情形细说一番,几乎已能确定何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