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别是滋味在心头

你愿意就这么同我过一辈子吗?

朱厚照到最后, 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多的眼泪。他已经长大了,他明明已经不再是那个伏在父亲的灵床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孩子了。天下都是他的掌中之物, 可到了她的面前, 他还是只能望着她,泪水无声无息地滑落。而她则拿出了手帕, 不厌其烦地替他一遍一遍地擦拭。

她柔声道:“怎么还哭起鼻子了。羞不羞?”

见过李越的人,都道她是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她待人始终都是谦和有礼,平易近人。可只有他心知肚明,幽深的水底是无数礁石, 而温润的玉质裹着得是比精钢还硬的铁石心肠。她笑面以对的人成百上千,可真正走进她心底的人, 却是屈指可数。

他曾经无数次期盼她的真心以待,他以为当他得到这份温柔时,会是喜不自胜,然而,他们之间的结局,似乎永远都在他的预料之外。

他在遥远的过去,企图用权力来夺得感情;他在不久之前, 甘愿妥协拿权力换来感情,可时至今日, 李越却又一次教会他,原来,原来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即便他走了九十九步, 她也不会迈出一步到他的面前, 她只会转过身, 继续渐行渐远。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按住了她的手。她的指缝一片湿冷,他与她十指交握:“我们之间,就只有这条路吗?”

月池第一次没有将手抽回来。两只同样冰冷的手握在一起,反而生出了一丝丝暖意。她缓缓笑道:“我以为在昌平时,你便知道答案了。”

朱厚照怔怔地望着她,半晌后,他也笑开了。他霍然起身,面上泪痕未干,嘴边却已露出编贝般的牙齿:“你说我是‘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那么你呢,你又是什么?”

月池一时愣住了,朱厚照沉吟片刻道:“‘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朕真有点相信,你不是在痴人说梦了。”

月池垂眸一笑:“当然,我总会做成的。”靠着重重尸骨,她总会做成的。

朱厚照一时无言以对,半晌他方长叹一声,猛然想起秦观之词。这句词,他曾一时兴起,题在李凤姐投河图上,如今用在李越身上,竟也十分妥帖——“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月池归家后第五日,圣旨便已下发:“敕谕兵部曰,录远征御虏功,升赏总兵、副、参、侍郎、都御史、御史、郎中、主事、及官旗军舍九千五百五十五人有差……”而在她养病一个月后,关于她的擢升旨意也送到了宅邸中。

此次将官升迁之多,数额之大,世所罕见。而文臣还来不及咋舌,又被接下来新推的遴选之制所震撼。无数低级官员闻讯后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只要考上,就有擢升的机会,这不比送钱好吗?砸上一生的积蓄,还未必能听一个响。”

也有人道:“换汤不换药罢了。金疙瘩,银疙瘩,到哪里都是硬通货。”

“不然,不然,你们可知新任的‘古之少宰’是何人?”

消息不灵通者齐齐摇头,只听同伴压低嗓子道:“正是李含章!”

《明会典》中有言:“吏部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故而吏部尚书被称为“古冢宰”,侍郎则被称为“古之少宰”。李越由生至死,死而复生,终于又重归正三品的吏部侍郎之位。

吏部侍郎的政治角色,随着局势变化在不断转变。明初之时,太祖太宗皆是强势之君,各部各司其职,彼时吏部侍郎既为佐贰之官,又起制衡尚书之能。正统后,英宗年幼登极,三杨在阁,大权在握。为了制约阁权,天子开始重用吏部尚书,确立了其外廷之长,吏部天官的位置。但这样一来,阁部之间便多有纠纷,为了平衡二者关系,英宗爷又立新制,即多擢升吏部侍郎入阁,以利内阁参与铨考官员。【1】所以,时至今日,吏部侍郎既是内阁与吏部链接的纽带,又是制衡吏部尚书,左右铨政的一步好棋。

月池望着镜中之人,绯袍灿灿,胸前的孔雀振翅欲飞。她转了一个身,忽而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贞筠奇道:“这是怎么了,还是又出……”

她忽而掩住口,说到最后已带了几分忧色。月池笑道:“没事,没事,我只是想到,果然……”

如他委以她户部侍郎之职,表明还只是想补齐窟窿,结果一上来就是让她入吏部,到底是大明天子,一代英主。

吏部衙门的差役一大早就勤勤恳恳地将四周收拾得纤尘不染。谢丕面带喜色,时不时望窗外遥望,惹得他身边的吏胥都笑道:“到底是同年,感情不一般。如今同部为臣,更加亲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