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断肠人遇断肠人

我甚至想变成我额吉的一条狗。

他是在嘎鲁五岁时, 来到他身边的。那时的嘎鲁还是索布德公主最疼爱的孩子。大帐里的人都知道,大公主虽然子嗣众多,但最钟爱的却是那个汉人儿子, 哪怕是要天上的星星, 大公主也会为他摘下来。那时的嘎鲁,时常骑着一匹矮脚马在王帐中狂奔, 旷野中到处都散落着他的笑声,又尖刻又刺耳。而他们这些随从,只能抱着器具,像狗一样跟在他身后。

乌日夫承认,那时他很讨厌嘎鲁。在苦水中泡大的孩子, 看到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真烂漫,总有一种想要打得粉碎的冲动, 但也只停留在想想而已。乌日夫万万没有想到,嘎鲁的命途会改变得那么突然。程砚死的一天,整个营地都回荡着嘎鲁的哭号。大公主失魂落魄地呆在帐中,无论谁同她说话,她都没有反应,大哈敦因此大怒,大骂汉人不知好歹, 而对于汉人的儿子,她之前本就看不惯, 这下就更加讨厌。

嘎鲁被人强行从索布德公主身边拖走,去囚帐中关了紧闭。前三天,他在囚帐中不住地唤着额布额吉, 他的声音越叫越嘶哑, 却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大哈敦忙着让失常的公主恢复正常, 而营地中的下属,也没有一个人敢这个时候,为一个不讨人喜爱的孩子,去触大哈敦的霉头。到了第四天,嘎鲁终于安静了下来,他刚开始是不叫嚷,后来是不动弹,再后来他连饭食都用得很少,安静得像死了一样……

乌日夫只有将耳朵贴在帐篷上,才能隐隐听到他细微的呼吸声。年幼的他断定,嘎鲁一定是要死了。他是奴隶出身,是因为嘎鲁需要玩伴,才把他选了出来。要是嘎鲁死了,他不是就要再回到奴隶堆里了吗?乌日夫不想再去做奴隶了,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嘎鲁死。他于是纠集同伴,鼓起勇气在王帐前求见大哈敦。

大哈敦这时才想起了她还有一个外孙。她叹了口气,叫人去察看嘎鲁,却发现他已经烧到人事不省了。嘎鲁被带出来后,足足病了一个多月。等他好了之后,他的个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再也不那样大声笑了,只是在看到索布德公主时,才会挤出一个笑容,像看到主人的小狗一样,摇着尾巴上前去,然后再被一脚无情地踢开。

他开始认真学习弓马武艺。曾经的他,任性至极,无论索布德公主如何哄他,他都不肯受一点累。可如今他为了讨好母亲,即便被兄弟们揍到满身是伤,也不敢叫苦。

乌日夫刚开始是幸灾乐祸,可到了后来也忍不住可怜他。哪怕是乌日夫也知道,公主不可能再喜欢他了。他长得实在是太像程砚了。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英俊,随着年岁渐长,他那种沉静忧郁的神态,也和他的父亲越来越像。索布德一看到他那张脸,就不可控制地想到程砚,想到背叛,想到被当众抛弃的羞辱,可她对儿子毕竟还是有一点感情的。这就导致,她对嘎鲁的态度,是时冷时热,大寒大暑。在她喝醉时,能拿起鞭子把嘎鲁打得遍体鳞伤,可在她清醒时,她又会心疼地叫人来诊治她的儿子。这时,嘎鲁总会幸福地靠在母亲久违的怀抱里,一声一声叫着额吉。

这下连乌日夫都看不下去了。他也劝说嘎鲁:“不要再靠近公主了,你总有一天会被她打死的。”

嘎鲁却只是道:“乌日夫,我的好谙达,额吉只是生气了,她多打我几次,就能慢慢消气,那时就好了。”

乌日夫撇撇嘴:“我怎么觉得是好不了了。”公主毕竟还有别的情人,别的孩子。

乌日夫一语成谶。不久后,达延汗就决心和大明断交,开始去九边抢夺。而大公主的另一个情人,却在这次战役中殒命。索布德公主因此十分伤心,又喝得酩酊大醉,这次嘎鲁前往去安慰母亲时,迎来的不是往日的痛打,也不是痛打后的安慰,而是一整壶烧得滚烫的烈酒。嘎鲁的半边脸被烫得溃烂,一块一块的皮当场就掉了下来。他在地上打滚、嘶吼。

而他的母亲就站在一旁,破口大骂:“程砚,你高兴了吧!你的族人杀了我的人,杀了我的人!你走了还不够,还要把布日固徳从我身边夺走!我恨你,我恨死你了!”

大哈敦闻讯而来,她终于对这个可怜的外孙生了怜悯之心。她只是因程砚之事迁怒嘎鲁,却不想让自己的血脉过得如此悲惨。她派人把嘎鲁带进了王帐,抓来了七八个汉人大夫,才救回了他的命。可他的脸,他那张漂亮得像女孩一样的脸,彻底被毁了。

他的兄弟一见他就拍手叫丑八怪,而他的姐妹则把丑八怪编成了歌,在他耳边反复唱。他彻底不说话了,也不再去见索布德公主了,每天只是沉着脸,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帐篷里。大哈敦因此反而关注他起来,她开始将他和大汗一块严厉地教导,也命侍女塔拉细致地照料他。而嘎鲁由于心无旁骛的专注,有时做得甚至比大汗还要好。而到了这时,大哈敦就会严厉地责怪大汗:“你怎么连比你小这么多的堂弟都赢不了?再练、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