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变招

差不多就是刘黑儿与突厥开战的时候,尉迟恭已经率军赶到了绛州正平县左右的唐军大营。

其实左右两军行军的路线不同,但时间上差距不大,因为刘黑儿走慈州,其中一段要穿过吕梁山脉,而尉迟恭过了风陵渡口后,都是坦途。

只不过为了行军速度,左右两军只能选择不同的渡口,毕竟过黄河需要的运力不是无限的。

在知道盘踞在数十里外的突厥骑兵突然北返之后,尉迟恭丢下了温彦博、于志宁,率骑兵急行北上……可惜等他进入晋州后,就看见了汾水河畔由南而北的无数突厥尸首。

“阿黑,倒是好手段!”尉迟恭用力拍着刘黑儿的肩膀,心里懊悔不已,自己一路狂驰,还是没能捞到这笔战功。

该死的突厥人,怎么就在这时候北返呢!

“突厥北返,显然有收兵之意。”尉迟恭想了想,“可要进军……说不定灵石县的突厥人都已经撤了。”

侯洪涛瞄了眼段志玄,“没有撤。”

“嗯?”

“姑臧郡公追击出雀鼠谷,亲眼所见,灵石县、贾胡堡均有突厥兵力。”侯洪涛嘿嘿道:“倒是胆子大。”

段志玄一瞪眼睛,“魏嗣王可没有下令不许追击,阿黑下令追击,也没说不能出雀鼠谷……谁知道那些突厥抱头鼠窜,都不敢还手,没奈何才去汾州兜了一圈。”

刘黑儿嘴角抽抽,按照战报,这股突厥兵力应该还在晋州,阿郎当然不会下令不许追击,我下令追击,但也没想到你一路杀到汾州去。

“那还是明日出兵?”尉迟恭有些按耐不住,“不如右军过雀鼠谷,明日再让任国公率兵……”

“咳咳,咳咳。”侯洪涛与尉迟恭还算熟悉,扯了扯衣袖,小声说:“敬德兄,你是真不怕被阿郎赶回长安?”

“呃……”

“阿郎是真的敢。”侯洪涛小声提醒,“反正阿郎这是最后一战了……而且使任国公率步卒过雀鼠谷,是太子殿下先提及的。”

“真的?”尉迟恭脸拉下来了,“但如果突厥真的全军北返,还使步卒过雀鼠谷,真的追不上了!”

刘弘基笑着说:“志玄未提及乃是魏嗣王领兵吧?”

“那倒没有。”段志玄愣了下后连连点头,“若是知晓魏嗣王领兵,说不得突厥就会立即北返草原。”

刘黑儿在心里盘算了下,实在不好说啊,突利可汗攻略河东,显然是与都布可汗是有默契的。

之前支援河东的大军中的骑兵全都被调回京兆,突利可汗不可能不知晓,或许揣测关中有变,这或许是突利可汗盘踞并州不去的主要原因。

如今唐军大举而来,突利可汗应该猜得到关中危机已解,能腾出手来支援河东……突利可汗北返的可能性很大。

琢磨了下,刘黑儿开口道:“今日中军应该渡河,在绛州或慈州……立即遣派信使回报,让阿郎定夺吧。”

李善、苏定方已经率军渡过了龙门,没有选择北上慈州,而是沿汾水东进,准备与应该已经开拔的钱九陇所部步卒在襄汾左右合军。

当信使走慈州南下,最后绕过头在太平县才找到中军,此时已经入夜。

“突厥北返……”李善喃喃呢喃了几声,再低头看了眼,有些犹豫不决。

韩良、温大雅陆续看过信后,前者开口道:“步卒过鼠雀谷,最为安全,但若是突厥北返,恐追之不及。”

温大雅没吭声,他在军略一道上并不擅长,干脆藏拙,不过他也知道韩良的心思,他们俩与于志宁都是被太子殿下送来镀金的,如果这一战就这么收场,那是一点功劳都捞不到。

军功累累的魏嗣王不在乎,但韩良、温大雅以及下面的将校还是在乎的。

李善闭上眼睛,在心里反复盘算,数千突厥一直盘踞晋州盯着屈突通、钱九陇所部,不会贸然北撤,肯定是突利可汗下令。

段志玄那厮都跑到灵石去转了一圈,显然是在告知突厥,唐军大举而来……突厥之前守御灵石县、贾胡堡、高壁岭,无非是阻拦唐军北上,使突利可汗能从容攻略并州。

以骑兵过雀鼠谷,速度是快了,但山路崎岖,而且多有岔路,很容易遭到偷袭……或许突厥没有这样的胆量?

迟疑良久后,李善才做出决定,“命刘黑儿、尉迟恭挑选三百骑,连夜入鼠雀谷,查探军情,若无异况,天明后左右两军陆续过雀鼠谷,任国公刘弘基率步卒为后盾。”

显然,李善也并不准备真的只是来河东兜一圈就算了的。

正如至交好友李楷所想的那样,亲手组建的代州军战损过半,好不容易恢复生机的代地被如此肆虐,李善哪里来的那么好的脾气?

就这么让突利可汗施施然的回五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