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捕头·下 第二十二章 衷情不须悔(第11/13页)

蒋熙元那边被自己爷爷蒋柱棠派人押回了将军府,进了堂上,蒋悯一脚就把蒋熙元踹在了地上:“你个孽障!反了天了还!”

蒋夫人心疼儿子,可这事儿蒋熙元的确做得太不妥当了,她也不好护着,只是拉着蒋悯让他消消气,让他听蒋熙元说说,没准有什么不得已。

“不得已个屁!”蒋悯吼得房梁都要掉灰了,“这逆子是嫌咱们蒋家一门命都太长!”他气吼吼地满屋子踅摸东西,实在没找着,抬脚就想脱鞋,被蒋夫人赶紧拦下了。

蒋熙元垂头在堂中跪着,前面是蒋柱棠一下下地蹾着自己的拐杖,后面是蒋悯声如洪钟的叫嚷。

“祖父,父亲,孩儿知错了。”蒋熙元道。

“你知道个屁!”蒋悯喊道,“咏薇要入宫了你知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蒋家呢你知不知道!”

“儿子知道,儿子明日一早便去御前陈情,皇上若是责问,儿子一力承担。”

“你承担个屁!”

蒋夫人听不下去了,拉着蒋悯的胳膊:“老爷,您这别老屁来屁去的,你倒听元儿把话说清楚了啊。”

蒋柱棠咳了一声,屋里便安静了下来。他面沉似水,缓缓地运了口气,一开口,比蒋悯声音还大:“他就是个屁!这是你们教的好儿子!啊?!”

蒋悯和蒋夫人一听,也忙跪了下来。蒋柱棠话音未落,扬起手中拐杖照着蒋熙元就抡了过去,那几棍子真是一点儿没惜力,蒋夫人当时就哭了。

蒋柱棠习武出身,虽然老了但底子在那儿摆着,这几下着实不轻。蒋熙元却连躲的意思也没有,生生地挨着,一声没吭。

蒋柱棠收回拐杖打量了他几眼,气儿便消了一些,缓了缓语气道:“说说吧,到底什么了不得的事,让你敢抢了我的手令调亲兵去的。”

蒋柱棠的满堂孙辈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蒋熙元。蒋熙元自小聪明,长得也好,又是个嘴甜会来事儿的,总是哄得他乐呵呵的。

可越是喜欢就越怕他不成器。蒋柱棠倒不在乎蒋熙元做多大官成多大势,他就怕他长成个纨绔子弟,不像个男人。

刚刚那几拐杖下去,要是蒋熙元嗷嗷叫唤,满屋跑着求饶或者依旧拿话哄他,那他就太失望了,这孙子不要也罢,趁早让蒋悯远远送走别在京中惹事。

既然蒋熙元一声不吭地扛了,那就证明这孩子还是知道对错知道轻重的,还算有点担当。事情虽是错了,但至少态度还是对的。

蒋熙元应着蒋柱棠的话道:“府衙被人围了,不肖孩儿怕事情演变得不可收拾,情急之下调了府中亲兵过去维持秩序。出发前孩儿已命所有亲兵解了武器,手无兵刃,只是借人并非出兵。”

蒋柱棠猛一蹾拐杖:“这就是你想的搪塞之言?!不可收拾?再不可收拾也有禁军出面!跟蒋府何干!”

蒋柱棠的话蒋熙元无从反驳,因为说得有道理。

将军府的亲兵,是先帝高宗对战功赫赫的老将的恩典,说白了就是个福利配套,大概意思是“朕信任你”。

随着近几十年并无大的战事,这个福利也不发放了。就算在当年,也不过就三个将军府有这待遇,护国大将军和柱国公都已过世,现在就只剩下了蒋柱棠这里还有。街上出了亲兵连个栽赃的人都没有,一准是蒋家的,别无分号。

京中私自动兵是大忌,幸亏禁军来得慢,若是及时赶到了,禁军就是把那些兵丁就地全杀了恐怕也不会被问责。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禁军的动作迅速,他也就不必带着亲兵过去了。

蒋熙元虽然在动兵丁之前也做了准备,卸了兵甲刀刃,但“借人清道”这个说法也只是个文字游戏罢了,全在苏缜信或不信之间。

事已至此,只能是来什么接着什么了,反正他已经做了,也没后悔。苏缜若是顾念交情这事儿便没什么,若是不念交情,最坏也就是免了他的官职,他也无所谓了。

他倒是很想把理由说出来,说他这轻妄之举是为了个姑娘,说他已心有所属,冲冠一怒为了红颜。可是不行。眼下家里人都在气头上,若是知道了怕是直接把夏初定位成了祸根,往后再想转圜恐怕难了。

蒋熙元沉默以对的态度让蒋悯大为光火。他不相信蒋熙元这么没分寸,觉得这里面定是有他不知道的缘故,又推着他让他趁早说了实话,家里人也好帮着拿个主意。但蒋熙元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话,问急了就说他现在就去宫门前跪着去,把蒋悯给气得够呛,大骂不止。

蒋柱棠看了蒋熙元半晌,伸手拦住了蒋悯,沉沉地一叹气,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行了,不说就不说吧。明日我进宫去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