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开辟神国!(第3/6页)
祈并者的数量越多,神国的神力池就越容易恢复,他们的日常也包括祈祷,只不过转化信仰之力的效率比不过凡人。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虔诚信徒’进入神国。
历史上。
有些神灵消亡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在主物质位面几乎没有教会,也没有什么信徒,但是祂们依旧没有彻底陨落,原因就是祂们的神国里面还有底蕴,还有祈并者在维持神国的稳定,维持神灵的力量源泉。
甚至是通过法则概念来吸收对应的力量和信仰。
如果切断一切的外界信仰,一个完整的神国体系,至少还能依靠内部的祈并者支撑数百年的时间。
整个神国的事物数据化具现是非常庞大的页面,如果全部罗列出来,能让一个学者头晕脑胀,就好像是一口气看了数十万字的书籍,只有神灵的神格力量才能完美处理这一切。
高等异界神使,异界神使,异界神侍,下位英灵,森林贤者,林中长者等等。
萧伯纳的第一步,是消耗神国的力量,将维持神国运转的核心体系,也就是管理者体系做出来,这些晋升的存在会日常维护这里的一切,比如说城镇的建造,祈并者的安置,灵魂的转生,接引信徒进入神国,抵御外在威胁,以及开辟神国界域等等工作。
“灵魂兽?”
萧伯纳的视野笼罩整个神国,这里等于是神灵的界域,随时观察任何一个角落,随时降临任何一个地方,所以神灵在神国内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等于是所有神灵都开着‘上帝模板’,甚至可以直接凭空造物。
在神力池消耗完之前,神灵的力量是近乎无尽的。
祈并者在转生后,开始慢慢补完自我认知,意识也渐渐成型,他们会像生前那样生活工作,无所事事也可以,只要定时祈祷就行了。祈祷是维持神国运转的很重要一部分,祈并者的存在可以弥补一部分凡间的信仰缺失,但是无法完全替代,毕竟他们是灵魂的转生体,并且祈并者也有寿命消耗完的一天。
普通的祈并者只能保留前世十分之一的记忆,他们最开始依靠本能行动,会服从上位者的命令,后来渐渐形成独立自我,甚至可以在神国内晋升。
用最简单的比喻,主物质位面是一个大世界,而神国是一个小世界,他们转生神国等于是带着一点前世的记忆重新开始生活。
只不过转化祈并者后,除非是有神恩的降临,要不然上限是几乎注定的。
“一个五千多人的城镇。”
“目前还不需要我太多的精力关注,不过一直有精魂进入这个神国。”萧伯纳暗自道。
祂的意识投影每隔一个礼拜降临一次,巡视整个神国,大部分的神灵都不会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神国内部,主物质位面的信仰才是一切的根基,而且祂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
神国需要从元素位面抽取力量,所以有时候会有暴走的元素生命进入。
祈并者不管的话,会被暴走元素屠戮,这需要异界神使的保护,神灵也需要防备元素乱流、空间震荡、位面干涉等等的因素。比如说神国靠近阴影位面,在法则共鸣的情况下,一部分的祈并者会被扭曲变成杀戮的幽影生物。
他们会伤害其他的祈并者,这些都需要神灵去处理,不过完整的神国可以屏蔽这些法则影响。
元素不平衡的话,祈并者会变成半人半元素的怪物。
——建造【圣徽殿堂】!
萧伯纳开始下达另一道神谕,这是神国内的神殿,相当于是一个信号接收塔。
——“圣徽神殿【神国奇物】:神灵的徽记是具现化的力量,任何有徽记闪耀的地方,都可以作为信仰的源点,而神国内的圣徽神殿则是接收这一切的装置,它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的信仰之力接收效率。”
当一个神灵是非常累的事情,所以很多的神灵才会摸鱼消极怠工,比如说月之女士。
凡间需要教会,需要神殿,神国内也一样,要不然你会浪费很多信仰之力。
萧伯纳在神国内具现出东方神木的投影,然后以此为标记,拓展信仰之力接收的范围,主物质位面的任何一个神龛、神庙、祭坛、神殿都算是信仰接收点和储存点,最后必须进入神国后才能转化为实质性的力量。
这一部分的信仰还得分一点给异界神使等存在,这就好像是一种奖励机制,如果完全没有晋升途径的神国,那就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国度。
就连黑色君王的神国都可以一路晋升,以此激发祈并者和异界神使的原动力。
神灵虽然是上帝模式,但光靠一个人建设神国是非常困难的。
这点强大的法爷稍微有优势一点,因为封神前就有个人法力池,可以替代神力来改造神国,所以法术侧的神灵在建造神国的时候,效率更快,更容易完善神国的运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