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些吐槽(第3/3页)

“新芯直接提供了好几万的就业岗位,还都是高薪就业岗位,上下游企业上千家,间接养活的人起码几十万吧。

再说,你回国之后可是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张名片,谁敢动你?

再说,大家即便有想法也没这个胆子啊。

他们反而很羡慕我,能和你搭上线,靠和你合作,完全合法合规的弄出永新科技这么大一个盘子。”

周新问:“新芯科技的芯片制造公司不是开了口子给大家投资吗?

我记得燕京不少二代投了的,少则大几百万,多的两三千万也有,每年都保证了不低于7%的收益,也不少了吧。

一般的年份,10%以上的收益是有的。

要是遇上美元升值,好点的年份收益能做到15%以上。”

周新很懂得分享利益,当然他拿出来给大家分的和地产公司给大家分的没办法比。

像万达、恒大这些,都是在去港股上市前夕,紧急给一小撮人定向增发股票,然后上市后这帮人套现离场,大赚一笔。

曹永罗苦笑:“这收益不低是没错啦。

比银行高多了,但问题是对他们来说,这样还是来钱太慢。

怎么说呢,这属于旱涝保收,属于中药调理见效慢。

这帮人想搞西药,最好还是打针,一针下去马上兴奋起来。

像新芯光刻机上市前,要是给他们定向增发股票,或者说让他们紧急加入新芯光刻机,名义上给管理层的职位,然后给他们战略配售,那他们才会更满意。

周新,我没有说你的做法有问题,我只是指出他们鬣狗的本性。

人性总是得陇望蜀的。”

周新无奈:“看来下次我要好好请教一下你了。”

曹永罗摆手:“不用,你足够强大,不需要顾忌他们的感受,你现在这种做法他们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再说,权力传承是会逐渐萎缩的,没有必要去喂他们,你又不搞房地产,又不需要从地方上低价拿地。

你提供的是就业岗位、大量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地方上巴不得给你提供便利,你走的路子和其他人走的不一样。

我只是分享案例。”

周新和曹永罗打了很多年的交道,知道对方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而且大家有很深的利益关联关系,曹永罗要提醒不需要这么拐弯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