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爆华国舆论(第4/7页)
唯一的例外是周新,这个以新为名的天才企业家,反而在新经济领域有着对传统商业模式超乎寻常的执着,他的创业都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盈利。
根据周新在互联网大会上的谈话显示,他对于一家亏损的互联网企业的最大容忍程度是两年,要是两年还无法找到盈利模式,那他会认为这家企业不在他的投资范围里。
如果按照这样的投资理念,腾讯看上去很难在两年内实现盈利,但是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去找周新的企业家里,马画藤的腾讯是第一家获得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从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不得不怀疑周新早就为qq想好了盈利方式。
当时互联网的热浪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地刮了过来,纳斯达克指数从1991年的500点,一路飙升,到1999年12月的时候,已经超过了5000点,市场的繁荣点燃了风险投资商的热情。
当时腾讯的创始人团队们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凭着“用户数量”,试图从IDG和盈科数码那里拿到了220万美元。结果是纳斯达克的热浪来得如此迅速,纳斯达克的寒气传导到华国同样是如此迅速。
12月的天气是变化得如此快,上半个月还是夏威夷的热浪,到了下半个月变成了阿拉斯加的寒风。纳斯达克指数停止增长,下跌10%,整个风险投资市场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
对于腾讯来说,他们的融资进程同样被暂停,再拿不到投资,腾讯的服务器和网络都无法再维持下去。在这样的前景下,世纪之交的互联网大会召开,周新的表态无疑让在场的所有互联网创业者心里松了一口气。
至少有了希望,手握海量资金的周新堪比天使,互联网创业者们知道自己有一个地方有可能能够获得风险投资。
即便没能从周新手里获得风险投资,周新的表态同样可以给其他外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吃一颗定心丸。而抱着忐忑心态去见周新,腾讯顺利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
有了这笔风险投资后,腾讯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qq秀帮助腾讯找到了IM类软件的盈利方式,企业qq的发布,更是让他们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企业qq更是华国互联网第一次不是抄袭国外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而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商业模式,这一商业模式进入硅谷后,迅速被阿美利肯的巨头们抄袭。
而且腾讯是唯一一家开发、设计部门在华国,销售部署团队在阿美利肯的企业,根据我们和腾讯创始人成员之一曾李青的采访,他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有一些工程师专门上晚班,为的就是处理阿美利肯那边反馈回来的业务需求。因为企业qq登陆阿美利肯之后,面对来自阿美利肯本土的互联网企业竞争,企业qq需要更新迭代得比他们更快,更迅速才能赢得市场。
腾讯秉持着对业务需求随时响应的态度,在去年下半年成为沃尔玛的合作伙伴,并且在去年年底率先推出消费者群的概念,群聊是企业qq在华国推出时主打的功能,相当于企业内部自定义人员的聊天室,同时有着文件传输、文档共享等功能。
而消费者群创造性地把企业员工和消费者拉在了同一个数字空间中对话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群聊瞬间拉近了。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群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优惠,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群实时给企业反馈意见。消费者群和线上沃尔玛的结合,让线上沃尔玛实现了用户体验质的飞跃。
这也是企业qq在阿美利肯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大肆扩张的最重要武器。背后的创意来自于周新还是腾讯自身,又或者是双方共同交流探讨的成果,这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腾讯在这一领域战胜竞争对手的制胜法宝不仅仅是产品创意,更在于服务精神。
国外互联网企业在企业类即时通讯软件处理上做不到实时响应,远在万里之外的腾讯能做到,存在着时差问题,他们也能为用户远程解决问题。其他企业以月为单位更新版本,腾讯则以周为单位,甚至以天为单位,有时候三天就会发布一个小版本,来解决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种服务精神更是华国其他互联网企业值得学习的……”
南方周刊的文章把腾讯推上了风口浪尖,此时qq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三千万大关,同时在线用户人数突破了300万。
qq的用户很多,知道腾讯的用户没有多少。除了关注互联网行业的人,对腾讯这家企业有一点印象,知道这是前年第一届互联网大会时第一家获得周新投资的互联网企业。
对腾讯的印象也就止于此了,腾讯又没有上市,在华国范围内只是推出了qq秀,qq秀这个产品,300万在线用户,发生过购买行为的用户只有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