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番外(全)(第5/8页)
程白把那份病例摔在了姚远的面前,质问他:“告诉我,为什么要伪造病历签字?”
姚远看着她不说话。
程白便道:“你的肝炎并不是因为医院污水污染土壤和灌溉水源导致的,对吗?”
姚远还是不说话。
程白只觉得这一时的愤怒几乎要焚毁她的理智:“肝炎本来就是有传染性的病,如果你的肝炎确诊时间在病历时间之前,那其他村民感染肝炎完全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你传染的!”
如果她是方不让,如果他察觉了证据中的这一点漏洞,就会抓住这个点强力击破,直打到她溃不成军!
程白的目光无比冰冷:“而且我不敢想,你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我,又或者说,为了给你的母亲找回这个‘公道’,你到底还做了多少事。”
有一种猜测是极为可怕的。
程白没有说出口。
但姚远替她说了:“程律其实是怀疑,为了达成这个诉讼,我其实做了更多。比如我曾在医院工作,能接触到医院很多病原性微生物的医疗污水和废弃物;比如我还在村里长大,熟悉村里很多村民,能够在不知不觉间让他们染上疾病。是吗?”
这一次轮到程白看着他不说话。
姚远却骤地扯开唇角一笑:“那程律呢,程律为了给你父亲讨回所谓的‘公道’,又做了多少事?”
程白差点一巴掌给他扇过去。
姚远却显得异常平静:“程律您到底为什么会来到这个村落,为什么一定要代理这次的官司,为什么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诚康医院的和解,又为什么一定要促成这一次的诉讼?您跟我,有什么区别呢?”
不否认,那一瞬间,程白竟然有一种被人戳穿了的感觉。
这令她感觉到了一种羞耻与恼怒。
因为这种指控本身就是对她职业素养与道德的侮辱,可她偏偏第一次无法理直气壮地反驳。
局面已成僵局。
离开之前,她最后问了姚远一句:“告诉我,你没做,对吗?”
姚远望着她的背影说:“我没做。”
程白回到了自己家,进到屋里,却将那一扇门关了起来。
边斜察觉出不对,敲门哄她出来。
她在里面不应声。
天色渐渐暗下来,诉讼明天就要开始。
边斜在门外站了很久,在夜幕完全降临下来笼罩了整座老房子的时候,他听见那扇门后面传来了压抑着的哭声。
他猜到发生了什么。
只是有的路途一定是只有自己才能经历的,再亲密的人都无法参与其中。
听说,程白在大学时候回答过电车难题。
普通人的答案是,在撞5个原轨道上的人还是撞1个其他轨道上的人的选项中,都选择转轨撞1个人;而在要不要把桥上的胖子推下去阻止列车撞到前面轨道上的5个人的时候,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不作为。
可程白对后者的答案是,她会把那个胖子推下去。
其实都是牺牲1个人拯救5个人。
用极致的理性看来,这两个选择其实没有质的区别,可是不是自己亲手做,还是通过工具去做,却有很大的心理感受上的差别。
而程白选择摒弃这种心理感受。
但世界上哪里来那么多绝对理性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计划得再好,真等事情到了面前,又很容易不被感性牵着走。
程白的内心就是一场战争,她的理性与她的感性处于永恒的争斗中,很难有放下干戈的时候。
曾经,边斜在第一次听到程白的答案后,感觉到了毛骨悚然。
他甚至觉得当个胖子很危险。
可程白听说他的想法后,只平淡地问了他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如果你不认同牺牲1个人救5个人是正义的,也不认为1个人的自然权利比5个人的自然权利低贱,那么你怎么看‘少数服从多数’?”
这一次针对诚康医院的共同诉讼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出现证据上的问题,是程白以前不会犯下的错误。
这一次她太相信自己的当事人了。
或者说,她太想相信了。
从各方面调查取证来看,诚康医院污水处理不严格的问题的确存在,并且的确对兴元村村民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可偏偏当事人这一环出了问题。
程白是一名有好胜心的律师:如果选择隐瞒证据,诚康医院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她将能获得实质的正义;如果选择排除证据,她固然选择了程序正义,可最终的判决结果对诚康医院来说将会不痛不痒。
而诚康医院的老板钱晋是害了她父亲的人。
边斜听着她在屋里的哭声,也在门外坐了下来,背靠着门扇,手指轻轻叩了三下,隔着门扇,在黑暗里,低低对她说:“我们家程律,是一位好律师,很好很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