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内宅(第3/7页)

所以但凡这样的事,我们都是细细推论,把目标锁在几个人身上,和他们私下盘问一下,找到人自然最好,要找不到,索性一并打发了,府上都是奴仆,更简单,或是远远地安排到庄子上,或是直接卖了,这才叫万无一失。

东西究竟是小事,抓人也是小事,保住府里的声誉,才是真正的大事。

要我说,不如连东西也从官中描赔了,冯家奶奶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外人,不如跟她说,东西是被人误拿了,如今已经找回来了。

先别说她信不信,至少洗掉我们家的贼名,老祖宗听着,是不是这道理?”

娄老太君竟然听得直点头,娄三奶奶还想再争,冯娘子见状,怕她和黄娘子对话,失了身份,连忙道:“黄娘子说的这方法也不是不行,但姑息养奸,不能杀鸡儆猴,总是危害大。”

黄娘子听了,仍然是不紧不慢地,笑道:“冯姐姐这话说偏了,管家管家,为的是府中平安,兴旺发达,不是一定要抓出个贼来。

据我这些年管铺子的经验,想要平安无事,靠的从来不是抓到谁,而是要执行好规矩。

出入都有章法,一草一物,都有专人看守,纹丝不乱,这才是管事的方法。

规矩执行得好,没有空子钻,就是坏人都只能老老实实。

要是管理松散,就是原本老实的人也可能起坏心思。这是其一。

其二是如何避免下人贪墨偷窃,朝廷的方法是最好的,除了严查贪墨之外,还有一项养廉银,只要府中过得兴旺了,待下人宽厚些,下人日子好过了,待遇优渥,他们遇到这样的事也会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为了一项横财丢掉自己这份好差事……”

“所以我说,三奶奶的方法不可行,锁着东南二门,风言风语不会少,只会多,再锁下去,是人都知道我们娄家出了贼了,人心惶惶,也不是旺家之相。

再者,一个家想要兴旺,关上家门,自家再怎么严整,地盘是大不了的。

只有向外发展,而向外发展,希望都在年轻主子身上。

如今花信宴已经到了尾声,小姐们一辈子的事就在这时候了,正是关键的时候,在这时候抓贼,不是扔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别的不说,单是为这事关了南门,就是得不偿失。

二奶奶的马车倒是小事,怕的是大小姐不方便,大小姐有的是和夫人们交际的机会,万一老太妃急召,或是有什么急事,因为南门误了事,那才叫因小失大呢,二小姐又正病着,请医问药都耽搁不得,为了抓个贼,耽搁这样的关键大事,实在糊涂呀……”

黄娘子这番长篇大论说下来,与其说还是在争南门的开关,不如说是在治家的理论上代表二房和三房来了次正面的交锋。

也难怪凌霜说内宅天地小,要去争外面的领地。

娄三奶奶的精明,看似天衣无缝,其实都是内宅的智慧,而黄娘子跟娄二奶奶,是认真在外面打过天下的。

以制度来管人,而不是人来管人,以及把铺子做大,做好,再以利来养廉,这都是外面男子的思路了。

别说娄三奶奶,就是娄老太君这样的老封君,也是第一次听到,细想之下,竟是这辈子从未从这思路上想过问题,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偏这时候丫鬟通报道:“大小姐来了。”

只见卿云姗姗来迟,她从来自己尊重,有人说话都是放重脚步进来,也给丫鬟通报的时间,进来后众人都反应了过来,娄三奶奶自然是警惕得很,毕竟娄老太君偏爱卿云是事实,娄二奶奶则是又无奈又欣慰,道:“你来干什么?”

“我来给老祖宗请安啊。”卿云淡淡笑:“倒是娘怎么不等我一起来呢。”

娄二奶奶自然不想卿云牵涉进这事里,但见她来了,也没办法,只听见冯娘子凑在娄三奶奶耳边说了什么,娄三奶奶笑道:“既然说到卿云,卿云又在这,有句话就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了。”

“你说就是。”

娄老太君道,她从来是稳坐钓鱼台,见卿云来了,就偏向二房一些,对娄三奶奶的故弄玄虚有点不耐烦了。

“是这样的,二嫂提到来去不方便,其实我当时听了就有些奇怪,要知道隔壁府里以前住的是陈郎中,陈郎中是从五品的官儿,二哥也是正五品的官,论理说,轿子马车都差不了多少,怎么陈郎中家的车走得,二哥家的就走不得呢。刚刚冯娘子一说,我才明白。”她像开玩笑一般笑道:“原来是二嫂的车出了问题呀。

二嫂家的车轿,原来都比别人家的大一截呢,难怪过不去窄巷子呢。

像是二嫂常年不在京中,忘记了,京中车马,三品以上是一个样子,三品到六品,又是一个样子……”

娄二奶奶本来是为了显摆财力,才做的大马车大轿子,其实这在京中也是寻常事,何况她家来往也都是些高门大户,更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