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076(第3/6页)

哪怕最近他们江县富足起来了,可谁家能顿顿吃肉吃炒菜啊!按照县太爷的说法,以后他们种了大豆,就能榨出豆油,这样顿顿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炒菜了!

老天爷啊!

顿顿都能吃上炒菜,那这日子该有多美啊。

一时间,大家盯着县太爷手里的黄色小豆子,眼睛瞪得老大。就是这玩意儿,竟然能榨出豆油,哎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完全没有道理啊!

可再转念一想,去年县太爷拿给大江村的紫云英种子,不一样也浑身都是宝。

听说最近大江村不仅在忙着搞砖瓦窑,新一茬紫云英也快要收割了。一些脑子灵活的村民,都陆续去大江村买种子,也准备种植紫云英呢!

而县太爷这次给众人带来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

他把手里的黄豆放回去,又拿出棉花种子出来:“这个叫做棉花,等长出来以后,会结出白色的,像是花朵一样的柔软团絮。这种棉花,可以代替棉麻用来纺纱织布,织出来的布十分柔软。而且棉花还有御寒的功能,填充到衣服里,冬天出门也不会觉得冷,填充进被子里,睡觉的时候也会更加舒服暖和。”

乖乖!

这下,人们更加兴奋了。

要知道这年头,布属于很贵的东西,要不然县前村织出来的麻布那么受欢迎呢。

这个棉花,竟然可以用来织布,比麻布更软和,还能用来御寒。这下,就连脑子最不好使的村民都知道,只要棉花种植出来,织成布之后,绝对能赚大钱!

县太爷可真厉害啊,手里什么好东西都有。

本来最近李家村、县前村、大江村等村子先后开作坊赚钱,县区里民众们都眼馋的很,想着自己该做点什么赚钱营生。

可现在,这赚钱的营生不就来了吗!

种植大豆、棉花,绝对能赚钱啊。

周围的村民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这群刚解除契约的佃户。以前这群人家里穷,日子过得不好,但等他们种了这两样新农作物,估计马上就能富裕起来!

现在的江县,可真处处都是机会啊,冷不丁的,你身边的人就突然发达了。

“县太爷,那您赶快教我们种植大豆和棉花吧!”

原本还心情忐忑的民众,这下满心都是期待和火热。他们这种下去的不是农作物,是炒菜的油,和穿在身上的布啊!

陈庚年见状就笑了。

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他得先让江县人意识到,棉花和大豆是多么诱人的东西,这样人们才会下尽全力去耕种啊。

要知道,地里最好成活的,只有庄稼,其余经济作物,比如紫云英,想要收获,都得费更大的精力。

“大豆稍微简单一些,咱们先来种植大豆吧。你现在回家,烧一锅热水提过来,然后还记得去年我教你们的,制作农药的办法吗?用之前我教你们的办法,再去制作一桶农药药水。”

陈庚年开始让大家忙活起来。

热水和农药都提过来以后,先等热水晾凉变成温水,然后把大豆种子浸泡进去,大概浸泡两个时辰,这一步需要种子受热均匀便于后面发芽。然后再把种子捞出,放进农药水里拌一拌,防止种子埋进土壤里以后会生虫子。

拌完农药以后,捞出来,将种子晾晒干。

但这个种子是不能直接播种的。

要挖一个‘育苗田’,育苗田里的土需要十分肥沃的土,但种子不能直接上堆肥,因为会影响发芽。所以需要在育苗田里放几筐菜园土作为基土。

种植下去以后,要像是种菜那样,给育苗田上铺一层麦梗,保证育苗田地的温度,这样种子才会发芽。

但是大豆的种子太脆弱了。

麦梗不能一直盖着,早晚都得通风,因为太暖和了会把豆种子给烧死。等几天后,仅仅翻开麦梗都不行,还得拿着扇子,手动通风。

这样等大豆后面出苗以后,再用小铲子把豆苗挖出来,一株一株移植进地里。

现代社会种植大豆其实不用这么繁琐,可以直接在地里栽种不用移植。但这个落后的古代,土地肥力不够,为了后期大豆的生长,只能这样前期小心呵护着。

听到这么繁琐且离谱的种植办法,周围的民众们直咂舌。

乖乖,这大豆这么金贵,还要给它扇扇子嘞!

“想要有个好的收成,肯定得费更多的功夫。当时大江村人种植紫云英的时候,也是十分辛苦,三天两头都要杀虫浇水。”

陈庚年笑道:“当然,大豆没有紫云英那么娇贵,但该忙活的还得忙活。等豆苗移植进地里以后,至少要再上两到三次堆肥,不然到时候会影响不良,结不出来豆子,全都白忙活一场。等以后天热了,要注意给豆苗洒水,注意别让豆苗晒枯萎了。除此之外,除草和除虫也都比庄稼更麻烦,地里的草一定要除干净,否则豆苗的营养会被抢走。至于农药,先前我们研发的那几种除虫的药剂,基本上都得轮流在地里浇灌,到时候如果有别的害虫杀不死,我们再来想新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