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049(第3/5页)
陈庚年毫不掩饰对孙成的赞赏,说道:“你跟我婶儿就放心吧,孙成在衙门里交给我,以后保证顺顺利利立起来。”
浮躁的人,永远干不成事儿。
像是孙成这样的,陈庚年虽说没有给特别优待,但其实心里都有数,这小子在使着劲儿呢。
听到县太爷对自家儿子评价如此之高,孙家夫妻都很开心。
尤其是许彩云,高兴的眼圈都红了,她备受嘲笑的傻愣儿子,如今出息了,也能立起来了啊!
“县太爷这么看好他,我是真心替他感到高兴啊。”
孙元河也很开心,但他还没有忘记陈庚年今天来是有事情的,于是问道:“对了,县太爷,孙成只说你有些私事想要找我打听,但具体是什么事情,这孩子也没提。”
陈庚年思忖着铺垫的也差不多了,于是点头道:“不瞒孙叔,我今天过来,是想跟你打听一下砖瓦窑的事情。”
孙元河一怔。
旁边的许彩云闻言甚至脸色都变了。
砖瓦窑一事,属实算是孙家的噩梦。
孙元河因此断了一条腿,成为别人嘴里的‘跛子’,孙家的状况更是从那次开始一落千丈。
甚至没等孙元河开口,许彩云就急声道:“县太爷,那砖瓦窑难不成还有什么幺蛾子?我家早就和那砖瓦窑没有半分干系了!”
陈庚年见状,在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他是想请孙元河出面,做砖瓦窑厂的‘厂长’的。
他以后会越来越忙,各项事务会越来越多,但‘工厂化’绝对是将来必定要走的路。
路在走出来之前,最好是先培养出来一两个厂长,给其余人打个样。
就比如砖窑。
如何招人,如何分配工资,如何协调各个砖窑工人的职能,如何给砖瓦定价,如何销售砖瓦。这些都是极为繁琐的事情,陈庚年是县令,他不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他需要这种领导型人才。
但今天这么一看,砖瓦窑一事,实在让孙家有些一朝被蛇咬的感觉。
于是他知趣的没有提这事儿,而是笑道:“婶儿你放心,不是找你家的麻烦。我的意思是,想问问孙叔,还能不能联系上当年那批烧制砖瓦的工匠们。衙门准备重启砖瓦窑生产,需要这些工匠们帮忙。”
衙门要重启砖瓦窑?
这下,孙元河是彻底愣住。他张了张嘴,想说当年就是因为技术不达标,所以才导致生产出来的砖瓦十分劣质,最后郑文峰气急败坏关停砖瓦窑。
可没等孙元河开口,就瞧见了在一旁虎视眈眈盯着他的妻子。
于是他沉默片刻,只说到:“能联系上,我最近去问问他们,是否有意愿回去。”
陈庚年将夫妻俩的神情看在眼里,点头道谢:“好,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让他们随时来县衙找我。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叨扰了。”
许彩云赶忙说道:“庚年,你好不容易来一次家里,吃过饭再走呗,婶子买了好多酒菜呢!”
陈庚年摇摇头:“衙门公务繁忙,婶子,改天我找时间再来吃饭。”
孙家夫妻没留住人,只能无奈把县太爷送出门。
出门的时候,陈庚年看了一眼孙元河,孙元河跟他对上视线,两人互相对视,随后若无其事分开,谁都没有多说什么。
等送走陈庚年,许彩云立刻看向孙元河,怒道:“刚才你是不是还想掺和砖瓦窑的事情?你是不是疯了!你当年怎么跟我保证的,一辈子都不再碰那些砖瓦!想想咱家赔出去的几十亩地,想想你瘸掉的腿!”
孙元河沉默片刻,随后涩声道:“你放心,我只是帮庚年去问问那些砖瓦匠人,不做别的。”
-
从孙家离开后,陈庚年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孙元河暂时是没可能出任厂长了,那么这个砖瓦窑厂就只能全部由县衙出面投资、运转。
按照他本来的思路,其实是想由孙家、县衙各出一部分钱,然后建立这个砖瓦窑厂。这样其实也相当于一个‘招商引资’,等这个模式成熟以后,就能迅速在江县建立各种厂房。
如今看来,并不是每件事都能顺利办妥,那接下来他只能劳累些,兼任砖瓦窑厂长。
不过有了这个场子,接下来就能招收一批工人。
江县民众们冬天就能‘持薪上岗’了。
这么一想,陈庚年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工厂化’终于开始了。
但让陈庚年没想到的是,今天虽然在孙元河那里碰了壁,回到县衙后,孙成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下午开会,陈庚年本意是想聊一下明天村长会议的具体安排。
但他还是下意识随口说了一句:“谁有事儿要提。”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站起来的竟然是孙成,他拿着一个小本本,认真道:“县太爷,我有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