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第6/7页)

之后转头眼巴巴看着姜沃:“神仙咋说的啊?”

姜沃忍不住笑了:阎大师画技惊绝,但为人真是天真的可爱。

*

姜沃有的不是一个主意,而是一份标准答案。

当日她系统升级后,曾经领过一个福利,能够免费抽取一本【权臣指南】。

姜沃抽到了《宦官专权微操——皇帝与朝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秉承着抽到了就不浪费的原则,姜沃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发现这并不是一份空洞的规则性指南,而是一个具体的成功案例。

案例来源于系统曾经的用户,算来,也是姜沃的前辈。

这位前辈可谓是穿越的倒霉户,穿越后悲喜交加:喜在于自己死后竟然有机会多一条命,悲则是命多了一条,但关键部位少了一个,竟然开局就是净身后的小宦官。

要没有这个看起来有远大前程的系统绑定,这位倒霉前辈可能立刻举身赴清池了。

整本书,便是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说来,做宦官也是要挑时代的,历史上最著名三个宦官能干预整个朝廷的时代便是:汉(尤其汉末)、唐(安史之乱后)、明(中后期)。

这位前辈好歹没有倒霉到穿到清朝去,一辈子只能做内廷奴才。

他穿到了晚唐时期,那个宦官能够废立皇帝的风云时期。

这位前辈曾经去祭拜过凌烟阁内功臣图。

只是那时候的凌烟阁,已经经过了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等好几个朝代,里头画像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多人,很有些德不配位的,含金量下降的不是一点儿半点。

便如那时的唐朝已然是‘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山河支离破碎。

皇帝,已不是那个威服四海的天可汗,凌烟阁,自然也就不是那个凌烟阁了。

那位前辈祭拜凌烟阁,只是后世人对盛唐的极度怀念。

里头就详细描述了凌烟阁的布局。

*

“神仙到底说了什么呀?”

姜沃方才为了进系统重新看一遍书,确认下凌烟阁布局,就拿出了随身带着的卦盘,跟阎立本说她要细算一下。

阎立本就在一旁等着。

等了片刻实在忍不住发声催问。

姜沃也翻阅完毕,收起了卦盘,笑问道:“我听说阎少监您作画的时候,常废寝忘食,若无人去叫,一日不吃不喝都是有的——我以为您是极有耐心的人呢。”

阎立本也笑了:“唉,你不知我,作画时候,多少耐心都有……不,也不是耐心,是根本想不起别的事儿来。但这些人情世故上,就毛躁的很。”不然以他的家世出身,哪怕精于画作,也不必只局限在将作监做画师。

姜沃道:“我有了些主意,等回去说与阎少监。”

“好,这里没有纸笔,咱们快回去写吧,横竖都量过了。”

*

姜沃与阎立本一起回到将作监。

这将作监也算是她的工作部门之一——她身上还兼任着一个将作监主薄。每个月都能从系统里领到将作监的工资,三根筹子。

她也不嫌少,这是细水长流的下蛋鸡。

进了将作监,一路上遇到二人的官员与小吏匠人都忙停下,与他们二人见礼。

更有两个分管‘版筑’和‘造器’的校署,见到阎立本回来,立刻眼睛一亮,冲上来请他主持公道。

两人见姜沃也在就更高兴了:“太史丞也在,正好!一起给我们评评理。这马上七夕了,七夕后就是中秋,重阳,大节一个接着一个,我们造器署不得多拨些银子过来?”

另一个版筑校署,就猫头鹰似的冷笑了两声:“哪年不过这些节?你们年初怎么报的账目,就怎么领银钱呗,每年都到节前又多要钱是怎么回事?节又没多出来!”

第一个校署就脸红脖子粗道:“这是什么话,节日虽是一样的,贵人们的要求却不一样!”

眼见两人就哇啦哇啦吵起来。

然后又一同看向阎立本殷切道:“少监您说句公道话啊!”

姜沃就见阎立本的脸皱成了个大苦瓜:“哎呀你们吵得我头疼。你们去找于少监去吧,圣人吩咐了,接下来一年半我只管凌烟阁之事。”

两位校署:……

其中一位又连忙转向姜沃:“太史丞也是我们将作监的主薄,给我们评个理啊!”

阎立本立刻道:“不行,姜太史丞也要负责凌烟阁之事,正要与我一同写奏章呢!”

说完立马连姜沃一起带上开溜,一路到了他的画室里去,再没碰到别人,才长舒了一口气。

回头见姜太史丞居然带着笑意,不由道:“咦?方才这样吵闹,我还以为你会嫌烦。”

姜沃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