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最后的玫瑰(2)(第9/10页)
我激动地说:“罗太太,你口口声声说自己不负责任,可是比起那些似是而非,满以为把孩子带大便是立了汗马功劳,于是诸多需索的那种母亲是胜过多多了。”
罗太太仍没有抬起头来,“当初我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没有顾及太初的幸福……我并非后悔,但对太初我有太深的内疚。”
母亲没听懂,五十岁的母亲根本不知道在感情中翻筋斗的痛苦。
她说:“罗太太,那么我们与太初商量婚期就是了。”
罗太太说:“有了日子,记得告诉我。”
“那自然。”母亲爽快地说:“罗太太,岂有不告诉之理。”
罗太太轻轻与我说:“棠华,你不放心太初?”
我脸红。
罗太太又轻轻说:“有缘分的人,总能在一起,棠华,你别太担心。”听了这样体己的话,我忽然哽咽起来。
我说:“以前我与太初天天见面,送她上学放学,现在简直如陌路人一般,轮队等她的时间,有时到她公寓坐着,也不得安宁,几百个电话打了来找她,我很彷徨……”
罗太太默默地,在想安慰话儿叫我放心。
母亲知趣地坐在一角翻阅杂志。
“此刻工作又忙,我不能分心——有时候难受得像要炸开来,巴不得娶个平凡的普通的女孩子,结了婚算数,日子久了,生下孩子,多多少少有点感情,生活得宁静不一定是不幸福。”
“这真是气话……”罗太太轻轻笑,“太初怎能不爱你呢?她一切以你为重,你也太欠信心了。”
我说:“太太,你不必安慰我了。”
“呵!你瞧我安慰过谁,你这孩子!”
“我不是孩子,我早已大学毕业,我是个成年人。”
“你这个口气,像当年的溥家敏。”她莞尔。
“谁要像溥家敏!”我赌气,“我不要像他。”
“好,不像不像。”太太哄着我。
我觉得自己活脱脱地似个孩子,作不得声。
“棠华,你别多心了,活活折磨自己,又是何苦来。”罗太太的手搭在我肩膀上,手心的皮肤是滑腻的。
我在此刻也发觉太初并不像她母亲,她们是两个人,容貌上的相似并不代表什么。
我说“我要送母亲回家了。”
“你时常来,这个家根本就是你们的家,你们老是对我见外,”她略带抱怨地说,“下星期我生日,你俩又好借故不来了。”
“我们并不知道有这回事。”我意外。
“黄振华明明通知你们了,”她笑,“难道他忘了?”
“我们一定来。”我说。
“记得振作一点。”
“是。”我感激地说道。
回家途中,母亲说:“你去敲定太初,快快结婚,省得夜长梦多了。”
我心中想,但愿太初有她母亲十份之一的温柔就好了,这个女孩子的性格,掷地有金石之声。
当夜,太初在我们家吃晚饭,母亲说到我们的婚事,太初并没有推辞,我心中略为好过。
“那么现在可以着手办事,”母亲兴致勃勃,“先找房子,置家具,订酒席——”
我笑,“不必来全套吧?干脆旅行结婚好了。”
父亲问:“不请客?我怎么向人交代?”
太初掩嘴笑。
“除非媳妇倌不爱见客,”母亲悻悻然,“否则娶了这么漂亮的一个人,不叫亲友开开眼,岂非惨过锦衣夜行?棠华,这件事轮不到你开口。”
“喂喂喂,”我心花怒放,“可是在这件事里,我是新郎倌呀。”
父亲问:“太初,介意吗?”
“呵,我不介意,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样热闹一番多好。”
“那么你们去旅行结婚,回来补请喜酒。”父亲说。
“可是我没钱。”我说。
“你老子我有就行%。”父亲眯起眼睛,呵呵呵笑。
我那颗悬在半空的心,又暂时纳入胸膛内。
太初还是爱我的。
母亲抽空白我一眼,仿佛在说:你多烦忧了。
父亲问:“打算什么时候去旅行?”
太初说:“春季吧,他们都说春季在欧洲是一流的美丽,现在就太冷了。”
母亲说:“依我看,不妨再早一点。”
父样打圆场道:“春天也不算迟,就这样决定吧,春天棠华有假期。”
母亲也只好点点头。
我握紧太初的手。春天,多么漫长的等待,还有一百零几天。
我说:“我着手找房子。”
送太初回家,她做咖啡给我喝。
我问:“太太下星期生日请客,你知道了吗?”
“知道。”
“谁跟你说的?”
“溥家敏。”
“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我不想去,不见得你会一个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