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最后的玫瑰(2)(第6/10页)

太初问:“真那么像?”

“如果你眼角下多颗痣,更像。”

太初摸一摸眼角的小疤痕。

他们约定了星期六去拍照。

我知道我应当跟着去看他们照相,但基于一种骄傲,我没有那么做。男女之间最重要是一个“信”字,如果我不相信太初,咱们这一段就不乐观。只有千年做贼的,哪有千年防贼的。话虽然说得如此漂亮,心中却不是滋味,这个温文儒雅的中年男人令我倒翻了五味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光他一个人已经够麻烦了,没到一星期,太初她舅母也到了。

黄太太为人再可爱,我也没好气。

我说:“太初,早知你娘家人多兼烦气,咱们两个人的事又作别论。”

说了出口又害怕她会随口应我一句:现在作别论也还来得及,于是心惊肉跳地看着她。

太初自然知道我心中想什么,她岂有不知道之理,这个聪明玲珑的女孩子!她既好气又好笑地睨着我,却又放我一马,不作答,呵,可爱的太初。

葬礼举行的那天,太初的舅母穿了套黑衣服,手里捧一束花,仪态端庄肃穆溥家敏站在她身边。太初开头抱怨她母亲没有出现,后来看见棺木就饮泣不止。

牧师以呆板和煦的职业语调读诗篇第二十三篇:“耶和华是我的牧音,我心不致缺乏……”

溥家敏淘出手绢要递给太初,我故意趋前一步,挤开他,把手搭在太初肩上。

“……我虽经过死荫的幽谷,也不致害怕,你的杖你的竿,都领导我……”

礼成后我们撒上泥土与花,太初伏在我肩膀上哭。

黄太太什么都不说,陪着我们回家。

晚上太初先睡,溥家敏回酒店,就剩我与黄太太,我做了咖啡与她一起对饮。

她说:“你不必担心溥家敏。”

我脸马上就红了,这个明察秋毫的太太。

她说下去,“家敏神情是有点恍惚,他有点糊涂,”黄太太的声调很感慨,“他跟我说:以为小玫瑰就是玫瑰。”

“太初才不像她母亲。”我抗议。

“你不喜欢罗太太?”黄太太说。

我不出声。我倒不是不喜欢罗太太,那么美丽的女人……

“你是嫌罗太太生命中的男人太多?”

我面孔又红了。

“你这孩子,好一块古老石山。”黄太太叹息。

我轻轻说:“正经人从一而终。”

“你瞧我可是一个正经人?”黄太太问。

“自然。”我由衷地说。

她微笑:“我也结过两次婚。”

“我不相信!”我下巴跌了出来。

“我还拿这种事来唬你不成?”她说,“棠华,事情不临到你自己头上,你不明白,因此就不谅解,你与太初都太年轻,只知道黑是黑,白是白,却不知道这两种颜色当中,还夹着许许多多深深浅浅的灰色,你们太武断了。”

“无论如何,黄太太,你最好对溥家敏说一声,叫他别枉费心机,罗太太与她女儿是两个人。”

黄太太点点头,“诚然,太初是一个精明的女孩子,她不见得肯为感情付出偌大的代价,感谢上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初很爱我。”

“自然。”

“我不明白你刚才那句话,爱情是免费的,根本不需要代价,爱情是愉快的——凭什么人们认为要生要死的才是爱情?晚上睡不着也已经够受罪了。”

黄太太微笑说,“这又是一个新的理论。”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太初自然会跟我回香港。”

“太初已答应回香港。”

“谁说的?”我跳起来。

“家敏说的。”

我心中如被利刀刺了一下,“他说的,他怎么知道?”明知故问。

“自然是太初答应他的。”

“几时的事?”我双手发冷,胃部绞痛,额角发汗,所有的血一下子涌到头上。

“大概是这一两天吧。”

“可是……”我的声音有点呜咽,“可是她从来没向我提过,可是……”

“棠华,你们男人都有这个毛病,她有什么事,她自己会得决定,迟些告诉你,你也不必气成这样。”

我不是气,我只是仿徨,以往太初有什么事都与我商量,芝麻绿豆到剪一寸头发,都要问过我,现在连这等大事她也当我没到,由此可知我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降到什么程度了。

我自问一向信心十足,是个情绪稳定的人,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乱了步骤。

我吸进一口新鲜空气,尽量镇静。

他们要我乱,我就偏偏不乱,我不要步方老先生的后尘,我才不。

我知道黄太太可以觉察到我这种倔强。

“刚才是你说的,棠华,恋爱要愉快,不是打仗,应是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