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刘渝平(第5/7页)

“哪位先剃?”剃头匠笑着看着我们。

这个时候,胡同口响起了清脆的声音。

“咕咚——咕咚——”

刘渝平又一次被声音吸引了。

“这是驼铃声,有骆驼来了。”我解释着。

刘渝平显然是头一次听到驼铃声,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和二舅,一抬腿,向院子外面跑去。

“你不剃头啦?”我一边追一边喊。

“不剃啦,我要骑骆驼!”刘渝平在前面回答着,已经跃过了门槛。

刘渝平出了门楼,朝胡同口一望,再次喊了起来:“骆驼!骆驼!”

还没等我和老刘反应过来,他就头也不回地朝胡同口跑去。

我赶紧追了过去。

北平城里经常会有骆驼队,这些骆驼驮着门头沟的煤或是西山的山货进城。

从胡同口进来的是两头高大的褐色骆驼,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牵着骆驼走在最前面。他头上裹着一条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毛巾,上身穿着一件灰褂子,下身是一条黑色的土布长裤,腰间系着一条宽宽的牛皮带。

两头褐色骆驼不慌不忙地跟着这个年轻人,它们每走一步,脖子上系着的椭圆形的铁铃就会响起来。

第一头骆驼的背上,还一左一右驮着两个不大不小的麻袋。

刘渝平已经蹿到了第一头骆驼跟前,他高高地仰着脑袋,惊讶地看着面前这个高大的动物。

那骆驼就像没看见他似的,眼睛朝前,依旧慢慢吞吞地走着。

“嘿,小孩儿,别挨太近喽,当心撞着。”那年轻人吓唬着刘渝平。

刘渝平冲他笑了笑,然后又去看后边的骆驼。突然,他回头朝我喊了起来:“白骆驼!白骆驼!”

我这才看见,在这两头高大的褐色骆驼身后,竟还跟着一头白色的骆驼。只是这头白骆驼的身材比褐色骆驼要小一点儿,脖子下面系着的铁铃也比前面的两个要小一些。

老刘也被刘渝平兴奋的喊声吸引了过来,在我身后赞叹道:“这白骆驼可是个吉祥物啊!”

“什么吉祥物?只要是骆驼,甭管褐色的还是白色的,都得驮东西。”那年轻人看了看老刘,自嘲般地苦笑着。

“你这是给谁家送货呀?”老刘看了看第一头骆驼背上的麻袋。第二头骆驼和白骆驼的背上都是空的。

“刚从货栈卸完货,过来看我大姑。”那年轻人说,然后问道,“大爷,这里是将军胡同吧?”

“没错,这儿就是将军胡同。”老刘一愣,“你大姑?我在刘家这么多年了,没听说过这胡同里边谁家有拉骆驼的亲戚呀?”

“大爷,您刚才说什么,刘家?”那年轻人也是一愣,然后惊喜地说。

“对,刘家。将军胡同里就一个刘家。”老刘回道。

“哎哟,我可找到了!”那年轻人拍了一下大腿,像是松了一口气。

“我大姑叫赵月娥,我是他侄子旦子。”那年轻人说。

“赵姨?”我看了看老刘,又看了看旦子。

老刘疑惑地看着旦子,问道:“我在刘家这么多年,从来没听她说过有个拉骆驼的侄子呀。”

“大爷,是真的,我真的是赵月娥的侄子。我爹得了重病,我替了他拉骆驼。”旦子赶忙解释。

“哦,那你等着,我进去问问。”老刘冲旦子说,然后又对我和刘渝平说,“你们小哥俩躲远点儿,别让骆驼撞着。”

“大爷,您放心吧,有我在,撞不着。”旦子说。

老刘前脚刚迈进大红门,刘渝平就拽着旦子的衣襟问:“我能骑骆驼吗?”

“当然能了,你想骑哪头?”旦子爽快地说。

“白骆驼!”刘渝平用手指着那头白骆驼。

旦子点点头,将两头骆驼拉到墙边,然后朝下拉了一下白骆驼的缰绳,嘴里发出“涩!涩!”的声音。

白骆驼先是温顺地把前腿跪下来,然后后腿一弯,卧在地上。

“噢!”刘渝平高兴地拍着手,之后上前一步,伸出右手,试探地去摸白骆驼脖子上厚厚的驼毛。

白骆驼稍稍扭了一下头,看了一眼刘渝平,目光是那样地温顺和安详。

刘渝平先是像做了坏事似的赶紧退后一步,把手缩回来,藏在背后,当看到白骆驼的目光时,又情不自禁“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时候,白骆驼的鼻子和嘴唇轻轻地翕动着,我看到有一根细皮绳穿过它的鼻子。

“它好像在说可以摸,对吗?”刘渝平回过头看了看旦子,显然是在给自己找去继续摸白骆驼的理由。

旦子点点头:“当然可以摸,它不咬人。”

刘渝平这才放心地再次向前一步,两只手同时摸向白骆驼的脖子。“哈哈!”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骑上去吧。”旦子朝我和刘渝平说。

“我俩一块儿骑?”我惊讶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