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有区别吗?(第3/6页)
陈南的编号是1号,这是一个诊室,外面停留着十名患者。
进入房间之后,里面准备的十分齐全。
诊室的后面是药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药。
中间是诊疗桌,一旁是推拿治疗床,桌子上摆着针灸、脉枕等……各种器械。
陈南坐下之后,进来了两名老者。
两位老人一言不发,坐在了陈南的对面。
伴随着一阵声音响起,考核,正式开始!
第一名患者,是一个女孩子,对方缓缓走来,气色显然不是很好,步态虽然平衡,但是缺乏根,眼神偏漂浮不定,面色偏于青黄之色。
虚症!
陈南还没有看见对方,内心顿时有了一些大概的评判。
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也!
陈南认真观摩对方一番之后,发现对方阳气不足,特别是脾阳,脾阳不足,肝气犯脾,青色显露,且夹杂黄色,为脾土弱色所为……
手里没有病历本,全靠陈南来诊断和询问。
“今年多大了?”
“20岁。”
“怎么不舒服?”
“前段时间因为着急,吐血了,吐了两次。”
“把手给我。”
陈南开始把脉:“你脾气不好吗?”
“嗯,很容易着急,也很容易发火。”
“吃过中药吗?”
“吃过,医生让我吃逍遥散和龙胆泻肝丸,我吃了一周,最近肚子更加不舒服了,而且……早晨起来就拉肚子,拉稀……”
陈南稍微把脉,顿时皱眉起来。
果然!
难度真的高啊。
第一个患者,就出现了舌脉不符的情况。
舌脉不符,该如何判断?
这第一个患者,就给陈南来了一个下马威。
这样的患者,在外面想找一个中医看,还真的难!
因为对方太年轻了,很难出现虚症,如果按照舌象来判断的话,以清肝凉血来治疗,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这就不是一个寻常病!
看似吐血,脾气也大,舌苔虽然黄腻,但是……
患者其实是“虚劳!”
没错。
这是中医诊疗中,很难诊断出来的一种疾病,名为虚劳症。
虚劳,病名。
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乃是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
这种病,一般很难有主症。
主要表现就是……没有主要表现!
没错,因为,虚劳,为五脏虚损所知,每一个脏器虚损,都有不同的表现。
患者看似是肝气犯脾,导致脾虚。
但是,其实本质是因为土气不足,脾阳虚弱,导致了无法抑制肝脏的正常行为,这才出现了面部的青黄之色。
如果是肝气过剩,则不是这样的表现。
所以,治疗起来,本质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逍遥散,针对肝郁脾虚,可用于调和肝脾,但是力道过于弱小。
但是,如果力道过于足,用龙胆泻肝,来泻肝胆之气,反倒是会伤了肝阳,肝阳源于心肾之阳气,伤了根本阳气,脾阳就不足了。
所以,治疗,很关键!
至于吐血,其实搞清楚这些之后,就很容易解释了。
正所谓“吐血二者,皆治在肝络。”
肝藏血,这是因为肝阴阳之气不足了,导致了血外溢。
患者的情况,已经是脾阳肾阳,亦为苦寒滑润,伐其生发健运之常,所以腹痛晨泄不食。
而且,这也是患者患者脉沉弦细之所由来也。
整体辩证治疗的思路,也很清晰了。
这个考核,很有意思。
不仅让你写诊断,还要写按语。
所谓按语,就是患者导致机体不舒服的原因。
陈南写道:“按语:三焦俱损,先建中焦,补土可以生金,肾关之虚,亦可仰赖于胃关矣。”
随后,陈南自拟方子:
“莲子15钱,芡实9g 白扁豆3g 冰糖9g
茯苓块12g 广皮炭6g 人参6g 甘草6g”
药不在多,能治病就行。
陈南其实也能开具其他方子,但是……方子大了有什么用吗?
8味药,刚好!
但是……
陈南在后面写到:
“30副,缓缓多服为宜。”
抓药,陈南只需要抓一服药就行了,不需要抓够三十副。
而此时,陈南仅仅只用3分钟不到。
就把方子开好了!
如此一幕,直接把对面两位老人给镇住了!
两人对视一眼,脸色有些凝重。
不得不说!
陈南的诊断,十分精准。
在病历本上,陈南写的治疗原则,也就是按语十分详细。
按语,其实就是判断你是否诊断清楚,以及你治疗思路的推断。
而陈南的按语,字数不多,只有寥寥一行多,但是……却足以把患者的情况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