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呼呼呼(第2/3页)

贺承业忍不住感叹:“天佑大岐,百姓之幸。”

颜君齐笑道:“我打算往军马营南边再建一两个小村镇,作为北庭县的试验田,用于育种,若今年能养成,明年便可逐步开荒,在登云山南麓相似的谷底、坡地进行耕种。

西北虽地广人稀,但全靠关内输送粮草,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若能靠我们自己解决粮草问题,西北方能真正的安定。”

他昨晚就看了睿王送来的账单和卢舟与北关县那些商户们交易的账单,从关内运来的粮草对他们而言,还是太贵了。

尤其是对军户们还有虎贲军。

关内也百废待兴,他自己就在户部干过,自然明白户部的苦衷。

从勋贵那儿劫富济贫也只能解一时之渴,唯有自给自足,才是长远之计。

贺承业闻言,笑道:“那你便更该去见见江郡守了。”

颜君齐:“我是该去拜见江大人。”

贺承业摇摇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你们定然能聊得来。”

颜君齐一怔:“哦?”

贺承业:“江郡守也正在着手寻找粮种,想在西峰县试种杂粮。”

颜君齐眼睛一亮。

贺承业失笑。

北庭县名义上归定北郡管,但实际上是直属六部的,江建詹来前就知道,但他久不在京中,一时有些弄不懂朝廷做这种反常安排的用意。

所以到任后,还特意绕着弯子找他这太师之子打听,颜君齐是什么背景,陛下、太师、内阁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现在他们俱不用担心了,颜君齐和江建詹大方向上思路一模一样——

自给自足,方得安稳。

贺承业将江建詹上任后的一些政令安排一一转述给颜君齐,颜君齐听得仔细,上任来孤军奋战的压力豁然轻松下来。

苏岭中是保守派,又重伤卧病于卧虎关内,他们几县,全得自顾安危。

颜君齐想做什么,只能他和卢栩独自承担,京城太远,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是千山相阻,他连个可指点迷津,一起商量的人的都没。

昨日听卢舟说江郡守将两个公子送来北庭县,在三县定集市进行贸易,他就对江郡守很有好感,不想在大策上,他们也有这样的默契。

下午颜君齐将他们巡查一趟的成果和想法写成奏报,一份要送去京城,一份则要带去见江郡守。

晚上睡前他忍不住和卢栩嘀咕,“大岐真是人才济济,我还在吏部任过职,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江郡守。”

卢栩:“多正常,大岐多大,这么多郡那么多县,你才在吏部干了几天?我觉得吧,陛下都不见得对人人都熟。”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颜君齐低声道:“我猜他老人家也不知道江大人,要不怎么是太子举荐的呢?”

颜君齐失笑,“你可千万别出去乱说。”

卢栩:“放心吧!我多聪明!”

他从被子下牵着颜君齐的手,捏着颜君齐手指上写字磨出来的薄茧,还有来了西北后日日辛苦逐渐粗糙的手掌。

他们家君齐虽然是个文官县令,但一点儿都不亚于武官的果勇,人还超勤奋。

需要修房子,人手不够,他上。

需要清理积雪,他也上。

西城工坊盖房子,他去督工,也少不了亲力亲为的帮忙。

还有平日搬运货物、县衙的洒扫、给百姓们更新墙上的字……

只要他有空,他都会默默去干,一点儿都没北庭县一把手的架子。

他们回程时,因为怕误了农时,君齐连马车都没坐,是和他们一起骑马回来的。

大半月跑回来,君齐连骑马恐高都克服了,只是起初时害怕总忍不住死死握缰绳,把手心都磨破了。

卢栩心疼地揉着他磨破的手,揉着揉着,摸向另外一处骑马磨破的地方:“好了么?”

颜君齐躲了躲,拍开他手:“早没事了。”

卢栩:“你怎么还害羞?”

颜君齐:“……”

卢栩:“我再给你涂点儿药膏?”

颜君齐:“不用,已经好了,血痂都落了。”

卢栩:“我看看!”

颜君齐:“这么暗你能看清什么,睡觉。”

卢栩:“那我去拿灯。”

颜君齐忙拉住他,“别乱闹,快睡觉。”

卢栩却躲开颜君齐拉他手,自己一伸手精准按到颜君齐脸上,他笑嘻嘻道:“颜县令脸怎么这么烫?是不是阿娘寄来的被子特别热?”

颜君齐恼羞成怒,拍开他:“你不累么?”

“不累,”卢栩拱得更近:“舟舟不在,隔壁没人。”

颜君齐:“……”

卢栩:“我跟你说,咱们这儿冬天长,夏天短,晚上长,白天短,天黑得早,其实时间还早呢,真的。”

颜君齐:“……”

卢栩:“我们试试阿娘寄来的被子暖不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