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第5/5页)
考虑到那人出嫁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县太爷认为跟此事无关,就没深究。但其他儿女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最惨的就是妾生的几个儿女了,既没参与此事,但又没办法彻底摘出去,尤其他们之中多半都是十几岁了,又不能像未满十岁的孩童那样直接被免罪。
于是乎,他们夜夜啼哭,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但其实县太爷还真没下狠手,当然这个标准是他自己定下的,他一直觉得自己十分善良来着。
不信你去问问洛江县的老百姓,他们也夸县太爷善良呢。
只这般,善良的县太爷决定将十岁以上但未满十五岁、且确定未曾参与其中的王家子嗣,统统处以三年的刑罚。不过,考虑到县城里的老百姓十分痛恨王家,为了确保他们的安慰,县太爷大笔一挥,把他们发配去了煤山上挖煤。
而十五岁以上,但确实没参与的,则是判了五年,也一样去了煤山。
据说,棒槌听到了这个处罚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但这里面还有一些未出嫁的女眷,她们既不能像王家两位少夫人那样去秦楼楚馆洗衣裳倒夜壶,也不能去煤山挖煤,两边都不太适合……
就在县太爷犹豫之际,其中一人勇敢的向县太爷提出,她想卖身。
这个想法真的非常有创意。
最早,县太爷也是这么打算的。因为仔细想想,王老爷卖了别人家的孩子,然后他自己的孩子也被卖了,多爽呢!
但最终,他否了这个想法。
就是感觉太缺德了,犯不上。
可王家女眷不这么想。
这主要是,她们都是妾生女,眼看着自己的娘就是卖身的,但在王家出事之前,她们的日子过得很好,虽然是要去太太跟前伺候着,但做的无非就是端茶递水之类的事情。平日里的吃喝用度都不是小门小户能比的,跟前还有丫鬟伺候着,每月都有月钱拿,每季都能添新衣裳。
怎么就不好了?
县太爷出身不错,他虽然不是长房长孙,但也是嫡出的,本身就很瞧不上庶出,更别提这种自甘堕落的。
既然对方一再要求,那答应又如何?
于是,六月初县衙门就传出了消息来,准备在菜市场公开卖人。卖的还不止王家未出阁的女眷,还包括了之前已经被判决去挖煤的一些男丁。
他们也是心甘情愿被卖的,哪怕明知道挖煤只需要三年或者五年,之后他们就可以重获自由,但自由了又如何?没钱没房没有家族作为倚靠,与其熬完刑期后流落街头,还不如卖身为奴,起码有地方住。
尽管县太爷完全不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但他觉得这可以接受。
条件是,直接入奴籍,终身不可更改。
要知道在本朝,卖身契也是有年限的,多半都是几年或者十年光景,卖终身的肯定有,但不多。而奴籍按理说是可以改成良籍的,只要主家愿意放人,无法更改户籍的是贱籍。
县太爷的意思是,要么老实服刑,要么就签下终身不变的奴籍,而且必须限定这辈子都无法离开洛江县境内,一旦离开视为逃奴。
可哪怕这样,他们也愿意。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还有啥好说的?
不过,县太爷还是搞了个骚操作,这次没折腾那些人,而是在卖人的当天,特地将王老爷父子仨提溜了过来,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家人脖子后头插着稻草,跟牲口一样站在那里,任由别人无礼的上下打量,甚至检查牙口。
王老爷父子三人是什么心情,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反正,钱大富是非常开心的。
该!姓王的你也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