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4页)
顾秋花回头:“娘,醒啦?”
“汤罐里烧了热水,帕子搁那儿了,快去洗漱洗漱。”
“哎。”老杜氏瞧着那打了凉水的脸盆和帕子,心里熨帖。
水瓢舀了热水,冷热掺半,很快,老杜氏收拾妥了,水沾了手,细细的抿着鬓发。
顾昭往灶膛里添一根柴,跟着笑道,“阿奶快尝尝桌上的早膳,看看合不合胃口。”
老杜氏看了过去。
只见桌上搁了个食盒,打开来,一股扑鼻的香气涌来,一粒粒虾饺白胖诱人,皮薄馅大,咬下一口,除了鲜虾,里头还搁了筋道的猪肉馅和笋丁。
端的是皮滑肉嫩,鲜香可口。
老杜氏这大半辈子都是自己烧饭烧菜吃,只小时候跟着阿爹去通宁县,吃过一碗云吞面罢了。
当下便不吝啬的赞道,“香!”
顾昭手中的火钳子动了动里头的柴火,灶膛里的空气多了些,明火瞬间更旺了。
听到老杜氏的话,顾昭笑着道。
“那阿奶多吃一些,我买了好几笼呢。”
顾秋花跟着附和,“是啊,阿娘多吃一些,这是咱们昭儿一早去百味楼买的,他说老听潘家小公子说这家的虾饺好吃,特意寻了过去,买回来的。”
老杜氏笑眯眯的看着顾昭,“既然是咱们昭儿的心意,那我可得多吃一些了。”
顾昭笑了笑。
……
片刻后。
老杜氏:“对了,昭儿,你什么时候当值?今儿晚上吗?”
顾昭摇头,“方才我碰到小潘哥了,潘大人知道咱们这刚搬家的,家里事儿多,今儿我陪大家去买东西,好好的走走这靖州城,明儿再去府衙就成。”
老杜氏欢喜,“潘大人体恤,昭儿啊,你回头可得好好的做活。”
顾昭干脆:“成!”
她四下看了看,“对了,我阿爷呢?还在睡么?”
老杜氏:“起了起了,再睡下去那不是成懒货了?”
“他啊,昨晚睡前就念叨着那喇叭花,应该是瞧那花儿开了没。”
话落,顾春来背着手过来,面上挂着轻松又欢喜的笑意。
“昭儿,那喇叭花没事,我刚刚瞧了,各个花口朝天,精神得很,哈哈哈。”
他还特意拉了拉,又和那头的街坊唠嗑了两句,这才过来迟了。
顾昭宽慰:“阿爷,我昨儿就说了吧,没事的,这是喇叭花精的种子种出来的,它受的住那金品传灵符的符力,昨儿发蔫,也只是夜里迟了,喇叭花的习性惯是如此罢了。”
顾春来:“唉,没有瞧见,我这心便不安呐。”
如今,这喇叭花可是开在他心尖尖上的花骨朵,简称心花怒放。
“好好好,没事就好。”听到喇叭花儿没事,老杜氏也松了一口气。
顾昭和顾秋花瞧着两个老人像小娃儿得了好玩的玩具一般爱不释手,相视一笑,眼里俱是笑意。
……
用过早膳,一家人便出门走走,想着顾昭说的晌午有雨,大家伙儿带了伞,准备买完东西,快快归家。
白日的靖州城热闹极了,街道两边是临立的店肆,四角飞檐,上头的幡布随着秋风簌簌抖抖。
街道上人来人往,或挑箩或赶驴,再不济也得挎着个篮子,阳光明媚,衬得每个人面上的表情都是那般的鲜活。
杂货铺肆里。
老杜氏挑了新的瓮坛和锅碗瓢盆等物,这处杂货铺肆东西齐全,家里缺的许多东西在这儿都能寻到,瞧着棉胎绵软白雪,她咬了咬牙,又给大家扯了床新棉。
铺肆的伙计热情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好嘞!老太太放心,你们再好好的逛逛,晌午过后,我们给您送到家里去。”
老杜氏紧着将宅子的位置说了说。
“别送错地儿了啊。”
听到宅子的位置,伙计面上的表情僵了僵。
……是甜水巷闹鬼的那一处宅子......不怕不怕,鬼哪里有没银子可怕。
不过片刻,他立马又扬起了笑脸,没事人一样。
“成!保准办得妥妥的。”
老杜氏满意,和旁边的顾春来唠嗑道。
“这州城的小伙子就是机灵。”
顾昭在旁边瞧到这一幕,忍不住一笑。
看来,这宅子闹鬼的事儿,还真是大家伙儿都知道,这不,就连街上铺肆的伙计都知道呢。
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顾昭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宅子里没有鬼,甚至连鬼炁也无。
没什么头绪,她只得先将事儿搁下。
……
不远处是一处茶楼,两层高的木楼,四角飞檐,长长的灯笼串垂下,茶客把握茶盏,侧看临街的人往往来来,香茗入喉,自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恬适。
里头有热热闹闹的叫好声传出,一并的还有铙钹声鼓乐声和婉转的唱腔。
顾昭瞧了瞧,就见自家阿爷瞧着茶楼,颇为意动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