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6页)

半只鸡炖汤,就放了几片姜片,慢慢熬出了油,浮在汤面浅浅一层,香得很。半只鸡凉拌,切了些大葱丝,伴着姜蒜碎,最后舀了一勺辣椒油和颗颗白糖,小半勺醋,混在一块儿拌匀,又鲜又香。

鱼,做的是整鱼,年年有鱼嘛,是过年饭桌上的必备菜,蒸好的鱼上洒上酱汁,保留了鱼肉的鲜嫩。

章如茵又做了个炒鸡蛋,土豆饼,蒸了盘茄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团圆饭。

圆圆自个儿吃饭积极,还不忘给祖奶奶夹菜,看得温倩很是欣慰。

胡梦珠年轻时候都是给自己的孩子孙辈夹菜的,现在反倒是被个曾孙女照顾,看着自己碗里堆着的小山一般的菜,她浅笑一声,“圆圆哎,祖奶奶碗里都冒尖儿了。”

“祖奶奶,你吃,多吃点,过年可不能饿着了呀。”圆圆大方得很,招呼大家多多吃饭。

“妈,爸一个人过年啊...”秦羽荞看着一大家子过年,心里高兴,不过一想到少了亲爸,难免有些忧伤。阖家团圆的日子,缺了一人,总是有些遗憾。

章如茵宽她的心,只挑拣好的说,“你放心,你爸当兵这么多年,习惯了,再说了,部队有他老战友呢,十有八.九去人家里一块儿过年去了。”

程前也是年少就出来当兵的,知道个中滋味,这种时候是最难捱的,谁能不想家啊,往年没法回去过年,是自己孤身在外,今年倒好,家里人全来了,实在是热闹。

“爸今年可是孤家寡人了,咱们这儿热闹得很,估计眼馋咱们呢。”

秦羽荞上回给两个妈和婆婆做了夏天的衣裳寄出去,后来看到章如茵的信里说,她爸羡慕得很,她便没有歇着,又扯了布给程胜康也纳了双鞋,给人寄过去了,估摸就是年前能收到,就是不知道合不合脚,她才和温倩学的做鞋,手艺不太熟练。

...

京市,部队大院徐政委家

程胜康穿着一双崭新的黑色布鞋去了隔壁政委家吃饭。今年过年他一人在京市待着,可这个年他却比之前都高兴。毕竟一家人总算团聚了,虽说自己不在,可大伙儿心是在一块儿的。

徐政委在小楼里住着,媳妇儿走得早,两个儿子都当兵在外,过个年也怪冷清的,这不,和程胜康一搭伙也不赖。

就是他怎么看着这人走起路来有些不对劲,“老程啊,你脚咋啦?怎么一瘸一拐的。”

程胜康白他一眼,在桌前坐下,“瞎说,没有啊!我好得很。”

“哎,你这人...得了,我不管。”徐政委给人倒上一杯白酒,碰杯一饮,“不容易啊,又是一年了。”

“是,不知不觉都这个年头了。”

程胜康和徐政委认识了三十多年,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人一旦上了年纪,难免感怀,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思绪乱飞。

“看看我们家,两个混小子在外头当兵,也不知道来封信啥的,就是不贴心啊。”徐政委徐政委喝了几盅酒开始埋怨自己儿子,谁不想阖家团圆呢,再不济也得惦记着家里人吧。

“都忙嘛,可以理解。”程胜康安慰他两句。

“今年你屋里人都去昭城了,你心里也不好受吧。”徐政委难受劲儿过了,开始洗涮自己的兄弟,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大哥不说二哥。

程胜康在外头肯定得撑着样子,脚在地上移了个位置,得意洋洋,“这有啥,反正闺女回来了,我心里踏实,今年不在一块儿过年也没啥,一家人能团圆就行。看看我闺女多孝顺,亲手给我做的鞋,纳鞋底都戳着手了,哎呀,我可劝她做了这双就别做了,歇着点。可孩子不听啊,太孝顺了!”

徐政委拿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心里有些不得劲,这儿子确实没人闺女贴心啊,还知道纳鞋底,不过,“你这鞋是不是不太合脚啊?”

他刚可看见了,走起路来都有些难受。

程胜康一摆手,坚决否认,“是我脚前几天扭着了,不是鞋的问题。”

两人过招几个回合,互有胜负,最终又是一杯白酒下肚。

酒过三巡,徐政委又谈起正事儿,南边隐隐有些苗头,他不免有些担忧,“话说,这回边境是不是不太平。”

说到大事儿,程胜康一脸严肃,“等着上头指示再说,要是真打仗了,咱们也不怕他们!”

“哎,先过个好年再说,咱们不犯人,真挑衅到头上了,也别怪咱们打他个屁滚尿流!”

“那可不!”程胜康和人又干一杯。

*

除夕晚上守夜,两家人围坐在秦羽荞家里,中间生了个炉子取暖,昭城比不上北方那么冷,可夜里总是凉,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有小孩儿有孕妇,怎么也得小心些。

家里人都劝着胡梦珠早点歇了,可老太太坚持要守夜,守过零点,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改不得。众人拗不过她,只能给她多添些衣裳,捧上一杯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