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5/7页)
不能告诉奶奶,她是咋瘦的,不然就要换她挨骂了。
“不会是肚子里有虫吧,嗳,二婶子,英子都七八岁了,你有给她打个虫吗?”
农村小孩子不注重卫生,又经常喝冷水,几乎每个小孩子到一定年纪都会叫肚子痛,一般肚子痛,就是肚子里有蛔虫了,大人们在这个时候,就会去买点宝塔糖回来给孩子吃。
而小孩子在这期间,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吃不好,睡不好,还容易瘦。
钱二媳妇看着突然就瘦了的卫子英,就怀疑,她肚子里是不是有虫了。
周桂一楞:“没啊,英子又没肚子痛过。”
钱二媳妇睨了眼周桂:“可是她瘦了啊。”
“也对,后天赶场,我得去给她弄点宝塔糖回来吃。”
周桂虚惊一场,放心了,话一转,就问卫子英怎么在城里住了这么久,还有,这咋一个人回来了,她妈怎么没有送她,还有潘玉华呢。
卫子英乖乖巧巧的,她奶问啥,她就答啥。当听到苏若楠回江省后,周桂道:“今年暑假你外公没来,你妈肯定是回去看你外公了。”
苏步青这几年暑假,都会来左河湾住上两个月,一是教卫志勇和卫志辉习武,二则是来看卫子英。
可今年春节他是在这边过的,所以,暑假就没再过来。
“奶,奶,天气热了,我给你背了把风扇回来,咱快回家,把风扇插电试试。”说了一会儿话,卫子英揪着她奶的衣服,就想回家了。
天气热,黄角树这儿虽然晒不着,但空气中依旧散着热气,还没家里呆着舒服。
“哎呦,还买风扇了,这玩意,得多少钱啊……”
风扇这东西,镇上供销社也有卖了,但卖得很贵,一般人都舍不得买。这东西是稀奇玩意,周桂一说,大家就把话转到了风扇上。
卫子英是诚实的娃,她奶一问价,她就直接说了:“一百多块。”
“这么贵……”周桂有点心疼了。
“贵啥呢,你们家永华和若楠出息,一把风扇难道还买不起。”
“可不就是,二婶子你后福还在后头呢,儿子儿媳妇出息,三个孙子也出息,我上次听说,卫勇和志辉考上市里一中,都要进城里读书了。”
“对啊,两个大的会读书,英子就更别说了,宏军那天去城里,回来后不是说了吗,英子和他家闺女,都跳级可以上初中了。”
说到卫子英和潘玉华跳级进初中,大伙就羡慕得不行。都是一口井水养大的娃,咋相差就那么大呢。
差不多大的周二柱和冯勇还在上二年级,这两个闺女,却直接跑进初中了。
长了几岁,卫子英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很喜欢别人夸她,她笑眯眯的,特别高兴。
在黄角树这儿坐了一会儿,周桂去了卫良忠那儿,装了满满一大罐子醪糟酒,然后带着卫子英回了滩子那边。
卫志勇和卫志辉今儿没在家,他们去卫永红那儿帮忙掰玉米去了。刘大山不久前被斧头砍到了脚,农忙下不了地。刘家他是主要劳力,脚受伤了,农忙自然是干不了活。
土地还没下放,良山大队这边,依旧还和以前一样,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农忙期间的工分最高,要是错过了,分粮食都要少分一点。担心女儿少分粮食,所以周桂干脆把两个孙子叫去凤平庄,让他们帮姑姑和姑爷挣工分。
今年玉米熟得早,比往年足足早了快半个月,左河湾这边明儿也要开始掰玉米了,卫子英回来的刚刚好。
“英子,快吃饭,吃完了,跟奶一起去趟你姨婆家。”
回到家,周桂和钱二媳妇跟看稀奇似的,在堂屋里摆弄了一阵风扇,然后煎了两个鸡蛋,盛了碗稀饭,让卫子英赶紧吃。
周桂不知道卫子英今儿要回来,所以没有弄菜,她本想是想从泡菜坛子里,抓点酸豇豆配稀饭的,可见卫子英都瘦成那样了,又生火,给煎了两个鸡蛋给她配饭。
卫子英哦了一声,爬上高高的八仙桌吃起了饭。
午饭后,周桂都没休息,给卫子英带个遮阳的草帽,把从卫良忠家拿来的醪糟酒装进小背篓里,然后再数了十个鸡蛋出来,就带着卫子英往浑山走了去。
“奶,今年姨婆没煮醪糟吗?”卫子英瞅着她奶把醪糟都给放背篓了,歪头,问。
“煮了,但不够两个人吃,我给她送点过去。”周桂背上背篓,叹气道:“你姨婆以前一个人,怎么过都成,但你表姨回来了。你姨婆亏了她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找回来,不能再亏她了,我给送点吃的过去。”
卫子英一楞:“啊……表姨?”
旋即震惊问:“姨婆家的表姨找回来了,怎么找回来的?”
她不过就进城半个月,咋就错过了这么多事?
表姨长啥样,是从哪儿打听到消息,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