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比标儿自己更关心(第2/3页)
看着朱标满脸肉疼的模样,也跳到田地里扶着朱标的朱元璋道:“你心疼衣服干什么?要多少好绢丝,爹给你!赶紧回城看大夫!”
朱标甩开两人搀扶的手,往田埂上爬:“好了好了,小心踩到庄稼。我可是富商,有的是好绢丝,但这和我心不心疼衣服有什么关系?我去茶棚冲一下泥,然后我们一同回城。”
泥人朱标来到茶棚借水,把看官茶棚的小吏吓了一跳。
“小军师?你怎么……别用凉水,生病了怎么办?我正好烧了水,兑着用!”小吏着急道。
看到热闹,赶紧过来看热闹的农人也立刻跑过来,先把怀里的铜板塞回了朱元璋手中,然后抱怨道:“你怎么不说你是知府的爹?我哪能收大青天的钱?知府,去我家洗个澡再回去,你要生病了怎么办?谁生病你也不能生病啊。”
朱标哭笑不得:“冲个澡而已,这么热的天,怎么会生病?”
农人和小吏你一言我一语劝道:“天气热,突然着凉才会生病。”
朱标被烦得没法子,只好跟着农人去田对面的家里,彻底洗掉泥,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才离开。
朱元璋和马秀英在慢吞吞“郊游”的时候,马车就跟在后面。朱标滚到泥里,马秀英立刻就吩咐人拿换洗的衣服过来。
朱标冲泥换衣服用了不到一刻钟。这一刻钟,朱元璋重新运用自己厉害的口才,把铜板重新塞回了老农手中,终于问到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北平很好,明军很好,官吏也很好,已经改国姓的知府更是好得不能再好。
除了这些车轱辘的“好”之外,老农一直在抱怨知府不好好保重身体。
朱标滚了一身泥,准备冲个冷水澡,在老农看来,好像要去刀山火海似的,吓得老农直抹眼泪。
朱元璋原本哭笑不得,但听着老农哭着说,他们的生活刚有了些气色,这么好的知府要是有了三长两短,他们根本不敢想,不知道将来怎么活,朱元璋嘴角的笑容渐渐消失。
他轻轻叹了口气:“是啊,得好好说说他。”
马秀英也跟着叹了口气,鼻子有点泛酸。
刚才的小吏也好,现在的老农也好,都比标儿自己更关心在乎标儿的身体健康。这一切,都是因为标儿是个好官。
朱元璋和马秀英这次北上,走走停停,多次微服私访。
大明新任命的官吏都说不上多好多坏,至少都给了百姓安稳的生活,让大明渐渐从乱世中缓过气。感激地方官的百姓也很多。
但只有标儿这里,百姓比起感激,更多的居然是惧怕。
他们不是惧怕标儿,而是惧怕标儿离开。
这样的惧怕,让他们感到十分心酸。
“爹,娘,久等了。”朱标洗完澡,把湿漉漉的头发用布随意包起来,看着有些滑稽,“老丈,谢谢了。”
老农立刻道:“谢什么?有什么好谢。知府,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朱标笑道:“好!你看,我爹娘都来了,我不注意身体,他们肯定打我手板心。”
朱标开玩笑后,老农终于破涕为笑。
一旁小吏也松了口气,笑道:“知府,你该赶紧进城了。不抓紧些,你和老大人就要宿在城郊了。”
朱标道:“好,我们马上进城。要是赶不上,就去京郊大营找燕王蹭饭。”
小吏就是燕王的兵,被抽调来看守着这个“情报点”,立刻咧嘴笑道:“军师找燕王蹭饭,那就是我们殿下让军师做饭了。”
朱元璋忍不住骂道:“那个臭小子,当了大王就嚣张了吗?”
朱标没好气道:“他不当燕王也这么嚣张。”
朱元璋:“……”
马秀英捂着嘴笑道:“好了好了,你们爷俩别贫嘴了,赶紧进城。”
朱元璋气得直哼哼。等见到朱文正,他一定要好好训训这个仗着自己当了藩王就嚣张的家伙!
陈英听着朱元璋满嘴的骂骂咧咧,十分无奈。
朱文正又不是现在才这样,义父何必现在突然在意这个。
李文忠和朱文正得知义父义母要来后,早就回朱标的官邸等着了。如果朱标等人被拦在城门外,还找不到他们。
朱标虽然已经洗过澡,回到官邸之后,还是被马秀英逼着再去泡了个澡。
朱元璋也顺带去洗了一个。
爷俩洗完澡之后,马秀英还没洗完。朱标去接弟弟们放学,朱元璋听三位义子报告最近的工作。
听完后,朱元璋问陈英道:“你真的不跟着一起改姓?”
陈英道:“是。义父有如此多的义子,许多人功劳都比我大,他们都没改姓,我如何能改姓?如果我跟着改为国姓,在标儿恢复身份时,恐怕会有人说太子偏袒身边人。”
李文忠插嘴:“你担心这个干什么?就算标儿偏袒你又如何?以标儿现在立下的功劳,难道还有人能动摇标儿太子之位?你说那个功劳比你大的义子不会是我吧?义父也是我舅舅,我本来就是皇亲国戚,改什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