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朱元璋又坑陈小标(第5/6页)
朱元璋现在不骂方明谦是狐媚子了。他只希望方明谦快点通过劳动改造营的考试,早点到标儿身边干活,弥补他对标儿的歉意。
陈标接到自己多了三个手下的诏令后,倒是没那么难过。
有三个人使唤总比没有好。这三人他也见过,都是好相处的人,应该……嗯?
陈标看着噼里啪啦打起来的刘琏和朱异,疑惑地问宋璲:“仲珩哥,他们怎么打起来了?”
为了让詹事府显得更加正式,朱元璋在应天小学旁边安排了一个小院子作为詹事府的临时办公地,免得陈标多跑。
他第一天上班,就看见三个下属有两个在打架,还有一个手揣在袖子里围观。
宋璲对这个可爱又聪明的小弟弟笑了笑,道:“刘孟藻和朱大同先聊着经书,聊着聊着就不知道怎么聊出了火气,开始比试了。他们用的是木剑,标儿不用担心。对了,我现在是不是该叫你中书令了?”
陈标板着脸道:“记得加上前缀,詹事府中书令!詹事府中书令和中书令完全不同。”
宋璲笑着拱手:“是,詹事府中书令。”
陈标脸一松,笑嘻嘻道:“他们吵什么?我不信你听不懂。”
宋璲慢悠悠道:“不,我真的听不懂。”
他总不能对标儿说,刘琏和朱同聊着聊着,很快指着对方大骂“孙氏贱儒”“孟氏贱儒”,然后大打出手吧?那不是污了标儿的耳朵。
这两人也是真的年轻气盛,即使心里这么想,荀子和孟子都是圣人,修荀子和孟子学说,他们怎么能骂出声?
这三人的父亲和陈标都很熟,但陈标对刘琏和朱同都只见过几面,没有深聊过。虽然宋璲长姐嫁与朱文正为妻,宋璲与陈家走得很近,朱文正却是个面憨心细的人,宋氏也守口如瓶。所以这三人都不知道陈标的真实身份。
不知道陈标的真实身份,也不耽误他们喜爱和敬佩陈标。
喜爱和敬佩之余,他们又有些不服气,总会时不时地挑战陈标。
但他们这个年龄的读书人还在知识积累阶段。陈标有记忆力挂,还有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积累的前人的知识精华,实际能力如何暂且不提,但打嘴炮,陈标可不会输。
宋璲已经放弃和陈标争锋;朱同在“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只有刘琏越挫越勇。
刘琏脾气耿直又暴躁,心里仿佛藏着一只平头哥。陈标很疑惑,喜欢玩阴的刘伯温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耿直和暴躁的儿子。
后来陈标见到了刘基的二儿子刘璟,发现刘璟的内心也装了一只平头哥,开始怀疑自家刘伯温先生估计心里也隐藏着一只平头哥,只是年纪大了,懂得了伪装。
现在平头哥刘琏和平时似乎脾气还不错的朱同打了起来,宋璲在一旁乐呵呵围观,看得陈标很想大喊一声加油。
不过刘琏和朱同见到陈标过来后,立刻收好了木剑,先互相瞪了对方一眼,才同时对陈标拱手行礼:“陈詹事府中书令。”
听见这么长一串称呼,陈标忍不住笑出来:“好了好了,还是叫我标儿吧。不打了就来帮我整理文书。”
陈标没有和他们客套,直接把人拉来干活。
宋璲看着桌上高高一摞文书,惊讶道:“这么多?这些都是标儿你平时的工作?”
陈标无奈道:“现在还算少的。季先生和朱先生负责了军中教育,文书差不多都由他们处理,我只偶尔和他们书信商量。这些文书都是将领们的作业。”
陈标今日召集新收的手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批改作业。
将领们的作业会由助教们批改,他审核。
但审核也需要精力,他看着那些作业就头大。以前他都是拉着应天小学的老师们一起批改,老师们颇有怨言。
应天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却还是那么几个,人手本就捉襟见肘。现在多了将领们的作业,就算加工资,他们也忙不过来了。
优秀的学生已经动员起来,仍旧只能勉强应付。
现在多了三个手下,陈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批改作业。
感受成为老师的苦痛吧!
宋璲、刘琏和朱同听到他们将为将领们批改作业,心中十分兴奋。
他们听闻詹事府没有常态的工作,还以为自己进了詹事府,只是去给大臣们添茶送水打杂。
没想到陈标居然给他们安排了如此重要的任务。
这可比以前的国子监老师还要厉害,是给将领们批改作业呢!
陈标看着三人兴奋的神情,心中叹气。
这三位兄长真是太年轻了,没有经过现实的毒打。很快你们就会暴躁吧?
陈标捧着茶杯,仰头喝茶,呼。
有手下了,今天标儿不批改作业,围观手下批改作业。
陈标在一旁偷懒,三人并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