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给标儿培养点人手(第5/6页)
方行有这个底子,他就好继续教导方行。
不过方行同时又是个厉害的文人,陈标有些担心,自己把方行要到身边,会耽误方行的前程。
于是陈标实话实说道:“我想建立海外商线,让大明比大元走得更远,看得更广。但我看得出来你很有文采,如果留在朝中,应该能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文人。勉强将你要走,可能会耽误你的前程。”
方行不由有些犹豫。
身为文人,他当然不愿意经商。不过他又想跟着陈标。
方行问道:“在下通过劳动改造后,可以考入应天小学吗?”
陈标失笑:“你的学问还读什么小学?这样吧,反正还有时间,我先给你布置一些海外的功课,你一边劳动改造一边做着。你不想随我经商,便留在朝中翻译和编纂海外书籍,也是一项好工作。”
方国珍忍不住道:“经商怎么了?以前我们穷的时候,想经商还不行呢!陈先生这样的大儒都愿意经商,你有什么丢不下脸!你这个文人难道比陈先生还厉害!”
陈标赶紧道:“方将军,不能这么说。现在文人大多都是不喜经商的。我本就是豪商之子,所以继续做这等事没什么。但方行最好还是别挑衅正统文人的思想。我爹护得住我,你护不住他啊。”
方国珍愣了愣,黯然道:“说得也是,谢谢陈先生提醒。”
陈标如此推心置腹,让方国珍心里感动不已。
他想,怪不得朱元璋麾下将领对陈标交口称赞。和陈标相处真的舒服。
陈标先问完最关心的三个人之后,又点了一遍其他人的名挨个询问,一个不漏。
他照顾了其他方家人的面子,但这些方家人都看得出来,陈标最重视的是方明谦、方明善和方行。因为陈标只和这三人说了“未来”。
方国珍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眼神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但也无话可说。
除了一直很低调、不怎么受重视的方明谦,方明善和方行都是他子侄辈中一文一武的佼佼者。陈标能挑中他们,确实是有眼光。
当陈标说完之后,正准备离开,方国珍结结巴巴问道:“先生没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陈标愣了一下,失笑道:“方将军说笑了,能问方将军的只有主公。为了安抚人心,主公至少会给方将军封个王爵。不过方将军将来能不能领实职,我可就说不准了。主公的心意,当臣子的不能随意猜测。”
方国珍遗憾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拱手道:“有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年纪也大了,也该致仕了。”
陈标摇头:“能不能致仕,方将军说不准能自己争取一下。这不是还有劳动改造吗?”
方国珍眼睛一亮,立刻道:“谢先生指点!”
他赶紧向儿子使眼色,让儿子捧出个匣子。
方国珍道:“我只带了这么点东西来,请先生不要推辞。”
陈标道:“这个我就要推辞了。你们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还是自己留着吧。我都说了,我家是豪商,什么好东西我没见过?我没见过的,我三个哥哥也帮我抢来了。”
陈标说罢,自己先忍不住笑了:“我能见到方明谦和方行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就已经很高兴了。说不定以后我们不但是同僚,还可能是朋友。所以现在这东西我就不收了,免得尴尬。”
陈标见方国珍仍旧很是忐忑,打开匣子,从一匣子珍珠中抓了一把塞进袖口:“这样就行了吧?我会送书来,你们好好看书,等你们与我共事的一天。我要先和主公禀报了。”
方国珍拦住:“再抓一把,就抓一把!”
陈标哭笑不得:“好。”
他又抓了一把,方国珍才放他离开。
陈标离开的时候,先从袖口掏出几颗珍珠丢给守门的士兵,道:“你应该没为难过他们吧?”
守门的士兵立刻道:“没有没有!那是违反军令的事!我不敢!”
陈标点头:“做得好。好好考试,以后什么好处多得是,不要因为蝇头小利影响未来前程。”
叮嘱完之后,陈标又将袖子里珍珠分给护卫和李贞。
李贞不肯拿,陈标撒了一会儿娇,李贞才无奈同意。
陈标笑道:“剩下的给弟弟们留一点,哥哥们留一点,爹和娘也分一点。嘿嘿,这是我第一次收受贿赂!”
李贞无奈笑:“这能叫什么贿赂?标儿你……唉。就这么几颗品相不好的珍珠,你至于笑成这样?”
陈标点头:“至于,挺好玩。”
陈标回家后,先写信给朱元璋禀明此事,并且给朱元璋送了几颗珍珠。
他又将给正在加班不回家的陈国瑞同志的珍珠也捎带在里面,用非常孩子气的口吻叮嘱朱元璋,不可以私吞他给爹的珍珠。
之后,他在家里挨个分珍珠,剩下的写信给哥哥们,问哥哥们今年能不能求求主公,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