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赖谦牧惊怒交加,声音差点把房顶掀了,“细作?东陵齐国的细作?那东陵关到底是怎么丢的?”他的三个孙子在那一战全没了!他问道:“此话当真?”

沐瑾道:“你去兵部找沐坚,他一早就查出来那是细作,特意知会过我二哥和我阿爹。后来派人去追杀细作,折了好多人手都没成,我阿爹把他们带到我跟前,逼我保他们,下令让沐坚撤人,甚至不惜为我断绝父子关系。”

“我三哥老实,从京城带回尚郡的三万大军,叫大哥调走了,留他在家坐冷板凳。我五姐和六姐,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五岁就来我军中谋前程。四叔公,亲爹不护他们,我得护,不是我们对不住赖氏,是赖氏对不住我们。”

赖谦牧听不下去,转身就往外走,去兵部。

少年唤了声:“曾祖!”又朝沐瑾跪下,重重地叩了个响头:“大将军,兵部重地,我们进不去,烦请通融一二。”他阿爹就是折在了东安关,他要亲自去问问。

沐瑾知道清郡沐氏的人有多不待见姓赖的,盯敢着他们去未必能见到沐坚,让管家备笔墨。

他瞧见少年的神情,对他说道:“那细作,沐坚盯得紧,应该是没传回多少有用的消息,反倒是送了不少假消息回去。”

少年“嗯”了声,不置可否,等到笔墨送来,看到沐瑾在纸上写下“带他们去见沐坚”盖上将军信印,再次朝他重重地磕了个头,双手接过信,飞快地出府,去追赶曾祖父。

沐瑾望着少年飞奔离开的身影,问管家:“你说赖氏一族还有多少他们这样的?”

管家说:“不多了。东陵吕国以前跟尚郡多有交战,赖氏一族也是死伤惨重。经过二十年休养生息,倒是添了不少人口,但随着东安关破,跟着赖瑭一起没了。现在族里剩下的就是这些还没长大的孩子和妇人了。成国公府没了,尚郡让卫国公府占了,他们也成了无根浮木。”

沐瑾想到四叔公那中气十足的模样,这少年也像是有出息的,道:“赖氏一族的凝聚力还在,过上几年,等这些半大的孩子长起来,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更何况我军中还有不少赖氏子弟。”这就是数百年豪族的生命力。他们很快就会在他的地盘扎下根,依然是赫赫有名有势的大族。

他必须得把经济和教育牢牢抓在手里,将底层晋升的通道铺设好,才能出征,要不然,最后仍逃不过被豪族架空的局面。

他都改了姓,二十多万大军在手,四叔公还能来摆长辈的谱!且人家不是拎不清,是手底下真的有人,瞧这架势,怕是还会去找他阿爹算账。

沐瑾挺感慨的。

过年,人多事多,画画都不安静。沐瑾索性等吃过晚饭没人上门再画,他穿上披风,步行溜达回长公主府。

明明已经放了年假,长公主府外的马车却比平时还要多,都快塞不下了,且都是带着礼物来的。

沐瑾瞧见有几张熟面孔,是他军出来的,伤退,当了官。他走过去,问:“这是干嘛呢?”

那人认出沐瑾,抱拳行礼,道:“见过将军,回将军,过年了,来给殿下和将军送孝敬。”

沐瑾侧目:“孝敬?送礼送到我这来了?”

那人见到沐瑾神色不太对,不敢说话,低下头去。

沐瑾想了想,进府,只看到萧灼华身边的一个掌事在负责收礼和做登记。他看了眼正堂没人,便去萧灼华的院子,在书房找到萧灼华。她正对着一份名单勾勾划划做标记。

沐瑾凑过去,问:“是什么?”

萧灼华说:“赏赐年夜饭的名单,得提前安排厨房备好。”年夜饭那天,她很可能跟沐瑾在沐府陪沐真,没时间安排。

年夜饭!沐瑾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年味。他搬来椅子在书桌旁坐下,道:“辛苦了。”

萧灼华看他一眼,继续根据今年的考核勾画。她的笔落在谢娥的名单上,迟疑两息,划掉了。贸易城的纰漏,连罚俸禄带扣奖赏,还是沐瑾罚的。之前拟的名单有她,现在只能划掉。

沐瑾见她划掉一堆名单,道:“今年的年夜饭能省不少。”

萧灼华道:“有删的,还有要添的。工部和刑部原是划掉的,但……赶工,想是过年还在衙门。您上下嘴皮一碰,大家就得忙翻天。”她忽地一醒,问:“有事?”

沐瑾想说没事,犹豫一瞬,说:“外面,好多,送礼的。”

萧灼华知道沐瑾讨厌送礼那一套,说:“这个不许禁,留着。”

沐瑾问:“为什么?”

萧灼华说:“以前京城时,许多人家会派人盯紧哪家哪户在年节时,收到什么赏赐,是添了还是减了,以观察父皇是什么心思。我知你不喜这些,可人情世故总还是要有的,且哪家势盛,哪家势衰,从人情往来上最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