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3页)

余修念完后,告诉他们,“你们以这条件,去狮子岭招人,每招来一个,奖十文钱。”顿了下,他又补充道:“要青壮,不要老弱病残。”

刚从山匪转成伙头兵的众人犹处在震惊中: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一个脑子活的山匪回过神来,问,“余教习,我们也有这待遇吗?”

余修说:“你们也是这待遇。”

这么好的待遇,还不追究以前干的事,山匪们自然乐意。

赖瑾安排新上任的主簿方易去给他们做登记。

因为有既往不咎和伤亡抚恤的诱惑在,山匪们报的都是真实籍贯。

赖瑾没有哄他们,给他们登记造册后,便派人去他们的籍贯所在地,给他们消了案底。

落草为寇的这些人,有不少犯了官非逃亡在外。如今他们在军中做事,要跟着镇边大军去驻边、开荒,将来可能还要随军打仗,也算是将功赎罪了,命大的,或许还能挣一份前程。

从草寇山匪变成辅军,从不敢回家变成能够惠及家人,身份的转变,待遇的转变,让这些山匪们在心态上也发生了转变。

他们把余修教他们的话背熟,扛上周温给的三尺多长的牛皮大喇叭,分成两拨去到狮子岭的金刀寨和狮王寨,将喇叭罩在嘴巴上,扯开嗓子,十个人,每人一个大喇叭,一起喊:“狮王寨、金刀寨的山匪们听好了,我们将军如今急缺人手,急招伙头兵、运粮兵……”

一批人喊累了,又换人喊,轮流喊,从早喊到晚。